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此時氣候開始從涼爽向寒冷過渡,已經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
想要養生,就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養陰氣,防燥邪,讓機體的各項生理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對寒露過後的飲食及需要注意的事情,更大家詳細來聊一聊
寒露氣節,多喝“三湯”,潤肺補鈣、健康常伴寒露過後,陽氣內斂,寒氣上升,一旦受寒氣入侵,容易傷及五臟。中醫道: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在秋天經常喝湯,你會受益無窮!
1、玉米冬瓜湯
秋季是養肺黃金期,許多慢性咳嗽都是肺內毒素引發的,如果發現吃藥效果一般,不如多吃點冬瓜,排出常年老痰,對肺熱咳嗽哮喘,都很管用。
做法:準備冬瓜,薏仁,玉米,胡蘿蔔,鹽適量。首先將冬瓜去籽削皮,切成方塊;然後把胡蘿蔔削皮,洗乾淨,切成滾刀塊,玉米剝去外殼、須,洗乾淨,切成塊。再把平菇、玉米棒、大白菜、杏鮑菇放入不鏽鋼盤中,加水上籠蒸1小時。1小時後,撈出平菇、玉米棒、大白菜、杏鮑菇留作它用。最後取湯碗,放入冬瓜塊、薏仁、玉米塊、胡蘿蔔,加少許鹽上籠蒸45分鐘,取出即可。
2、羊骨湯
羊骨味甘,性溫,歸腎經。其主要成分為磷酸鈣、碳酸鈣、磷脂、骨膠原、氟、鐵、鈉、鉀、彈性硬蛋白等。
做法:準備粳米loo~200克,新鮮羊骨1000克,鹽、生薑、蔥等調味品適量。先將新鮮羊骨洗淨砍碎,加水煎成羊骨湯,然後加粳米煮成粥,加入適量調味品。
3、胡蘿蔔湯
入秋後,流感也進入高發期,平時常喝點胡蘿蔔湯,不僅能提高抵抗力,還能使流感發生率降低,尤其是孩子平時多吃點。
做法:準備胡蘿蔔半根,甜玉米1根,紅棗3個,姜1片,鹽,蔬果粉。首先把胡蘿蔔去皮切塊,玉米切段,紅棗去核;食材入鍋加適量水,燒開轉小火煲40分鐘;最後加鹽和蔬果粉調味。
寒露過後,少做“四事”,秋冬少生病第一件:天冷不添衣
從今天開始露水會增多,甚至可能凝結成霜且氣溫更低,“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涼鞋可以正式“失業”了,腳部距離心臟最遠,脂肪層薄弱,保溫性差。
一旦受涼,很容易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提醒各位要注意添衣保暖,切勿盲目秋凍。
第二件:久坐不動
寒露時節許多人的“老寒腿”開始發作,關節也出現各種不適,如怕冷、怕風、疼痛甚至刺痛等。
這個時候對於那些久坐的辦公室族,千萬別忽視了肢體鍛鍊。最好是能每天行走半小時,注意要快慢相結合,前進後退交替走,適宜中速速度行走。
第三件:喝涼茶
進入秋季由於天氣乾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會和粗線口舌乾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症狀,這時候千萬別盲目喝涼茶想要降火。
寒露時節,上火往往是因為氣陰兩虛或者氣不化陰,盲目喝涼茶可能會加重秋燥,耗氣傷陰。
第四件:熬夜
中醫認為,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利養陰,因為睡眠不足容易損耗陰血。
因此,寒露氣節後應該睡好覺、避免熬夜。日常起居原則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順應陽氣舒張,早睡有利陰精收藏。
最後,堅持這一套動作,疾病繞道走在秋冬季,人體氣血趨向於裡,陽氣閉藏,不似春夏季氣血走表、陽氣易於發洩。故在秋冬季,宜經絡養生,它可以有效地防治疾病,是調補陰陽氣血、暢通經絡的大好時機,往往事半功倍。
1、按揉腹部
秋季時節按揉腹部可以促進腹部的血液迴圈,霜降多胃病,因為寒冷對腸胃的刺激最明顯,堅持每天揉腹還可以起到養胃、護胃、通便的效果。
肚臍是個很關鍵的部位,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更加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堅持每天睡前給腹部按摩按摩,直至微微發熱。
2、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腹中線上、臍上4寸,即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中點,是胃的經氣彙集之處,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均可取中脘為主進行治療。
按摩方法:用掌根按揉中,每日一次,每次100-3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3、俯臥踢腿
爬在墊子上或者是床上都可以,手肘彎曲用手肘的力量撐起上半身,然後右腿屈膝向上抬左踢腿的動作,踢兩次放下在繼續做二十次然後換左腿做同樣的動作,在踢腿的時候要注意頭不要往後仰,仰臥抬腿法平躺仰臥在墊子上或者是床上,右腿屈膝左腿伸直雙手交叉放在後腦勺。
然後將左腿向上抬起堅持三到五秒,慢慢的放下,在換右腿兩條腿交替著做,每條腿抬二十次即可,除了這兩個小動作之外,膝蓋的保暖工作要做好,千萬不要讓膝蓋受涼,這樣膝蓋才能夠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