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能生津止渴、利尿除溼、消積化食、清利頭目,是國人的養生佳品,深深地烙在每個人的心裡。《黃帝內經》中寫道: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茶有寒熱之分,喝茶要講究體質。體質不同,適宜的茶也不同。茶與中藥更不能同飲!
懷化市中醫醫院國醫堂門診,經常有患者問醫生喝中藥的時候能不能喝茶?我能喝什麼種類的茶?其實,一般服用中藥期間是不能飲茶的。原因在於茶葉中含有鞣酸,會和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鹼或重金屬鹽等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性的沉澱物,影響藥物有效成分地吸收,導致療效降低。
怎樣健康喝茶?
茶最開始於南方,因為南方多溼多瘴,但伴隨著便捷的交通,南北文化的交融,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地域限制已經發生了變化,茶早已不再是某個地方的專屬。因此我們要了解不同的茶,才能喝出健康。
根據中醫的寒熱之道將茶分為四類:發酵程度較輕的綠茶,及青茶中的鐵觀音都屬於涼性茶。青茶中的烏龍茶、大紅袍,屬於中性的茶。普洱茶性溫,屬溫性茶。而紅茶及黑茶類全發酵茶,屬於熱性茶。
綠茶,比如龍井、毛峰、碧螺春、毛尖都屬於綠茶。綠茶偏寒,具有清熱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因此溼熱體質的人(如喜食菸酒、麻辣火鍋的人)是合適的,而脾胃虛弱、體內無溼氣的人不宜飲用。
烏龍茶,像福建的鐵觀音、大紅袍就是這一類。因為是半發酵茶,因此沒有綠茶那樣寒,適合痰溼體質的人(如缺乏運動而身體肥胖人群)。
紅茶,諸如滇紅、祁紅、正山小種等。紅茶是經過全發酵的茶葉,因此具有溫和之性,可消積化食利尿,脾胃虛寒的人適合飲用。
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種。生普還是偏涼的,熟普就溫和些。不管是生普還是熟普,消食化積力量都比較強,因此以肉和奶為主食的藏區人民更適合。
今天的茶你喝對了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