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大家都積極響應了留京過年,加上減少了飯店聚餐,改為在家自己烹飪美味佳餚,因此,假日期間燒傷急診量約為平時的兩倍。

對於燒燙傷後的緊急救治,已有大量的文章進行介紹,總結後就是“儘快脫離熱源,創面冷療,及時就醫”。其實,關於燒燙傷的瞭解,不應僅侷限於燒燙傷後的緊急救治,更為重要的應是燒燙傷的預防。因為就日常門急診中遇到的患者而言,絕大多數的燒燙傷都是可以避免,而且是應該避免的,換句話說就是,受傷是由於缺乏燒燙傷預防知識造成的。因此,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日常常見的燒燙傷原因及預防措施。

1.電器使用後要及時斷電,電動車電池及電源插孔要給予合理的封閉,避免孩子接觸。

2.飲水機上鎖,或放置於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

3.不要抱著孩子一起吃飯,避免在孩子面前放置熱粥及熱飲。

4.給孩子沏奶或洗澡時,先放涼水再放熱水。

5.孩子日常活動的範圍內,不要放置暖水瓶,熱水杯,開水壺或飯鍋等物品。

6.有孩子的家中,不使用桌布。

7.將打火機,火柴及刀剪等物品妥善放置。

8.避免孩子接觸點菸器等危險物品。

9.跑步機,電扇,電暖氣,麵條機,工具箱等存在潛在風險的物品應及時斷電並妥善放置。

10.家中不應存放易燃易爆,酸鹼有毒物質或腐蝕性物品。

11.不應使孩子單獨停留在浴室及廚房。

12. 避免兒童燃放煙花爆竹,家中不要儲存煙花爆竹。

“防患於未然”這五個字,不僅僅適合於兒童,對於成年人來說,同樣非常有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並重視各種生活常識,才能更好地預防燒燙傷的發生。

1.合理使用各種電器。例如,微波爐不能加熱含有金屬的物品,不能加熱雞蛋及密封的液體。我們經常在急診遇到因使用微波爐加熱雞蛋而被燙傷面部的患者。

2.使用熱水袋時,應排空內部氣體,否則熱水袋內空氣受熱後容易脹裂熱水袋,造成熱水燙傷,這也是冬天在門急診經常遇到的一類患者。另外,在老年人,兒童及糖尿病患者使用熱水袋時,容易造成低溫燒傷。普通成年人在醉酒或勞累時使用熱水袋,也容易因睡眠較深造成低溫燒傷。每年在供暖開始前和供暖結束時,就會有大批熱水袋燙傷的患者就診。因此,要合理使用熱水袋,避免睡覺時熱水袋直接接觸身體造成低溫燒傷。另外,也要避免電褥子和熱水袋同時使用,如果熱水袋破裂漏水,有可能會造成電褥子漏電或短路,進而造成嚴重後果。

3.吃燒烤或吃火鍋時,要避免直接向燃燒的爐子中新增燃料,否則將會造成爆燃,燒傷周圍人員。雖然媒體已經反覆報道此類事故,但在門急診中仍時有因此燒傷的患者就診。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常識,或者是對常識重視不足,抱有僥倖心理。另外,也要強調一下,即使向火焰剛剛熄滅的爐子內新增燃料,仍存在危險。因為剛熄火的爐子溫度較高,酒精汽油等燃料遇熱後,會形成大量燃料蒸汽,再次點火時或遇到周圍的明火時,仍會發生爆炸或爆燃。

4. 避免直接用眼睛觀察汽車或摩托車油箱中的油量,更要避免拿著打火機觀察油箱。因為油箱內及油箱口周圍存在燃料蒸汽,身體接近油箱時,有可能產生靜電火花,導致爆燃。

5.老年人在使用足浴盆或各種理療儀時,也有可能造成燒傷。由於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各種購物廣告的宣傳,已經有很多老年人在家中購置了足浴盆和各種理療儀。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給老人帶來很大的傷害,比如調節溫度過高,使用時間過長,或者機器顯示溫度不夠準確,都有可能造成燒傷或燙傷。臨床上遇到的此類患者,燒燙傷程度往往比較重。

6.避免躺在床上抽菸。因為在床上抽菸時一旦睡著,菸頭容易引燃被褥,引發火災,產生的煙霧使人窒息昏迷,無法逃生,造成嚴重後果。

7.定期檢查家中煤氣管路及相關器具,一旦發現煤氣洩漏,應及時關閉總閘門並開窗通風,千萬不要開啟電器開關(包括電燈、排風扇等),也不要在現場撥打手機。曾有這樣令人無語的真實事情發生:有人在懷疑家中煤氣洩漏後,掏出打火機進行測試,結果……

8.患有癲癇病史的患者在廚房做飯時容易被高溫及油煙環境誘發癲癇發作,造成燒燙傷。因此,應避免此類人員從事廚房工作。

9.工作中可能接觸危化品的人員,應嚴格遵守工作中的操作規程,並熟悉相關物品的理化性質,牢記各種意外及事故的急救處理措施和應急預案。如果缺乏相關知識,違反操作規程,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例如,曾有人使用氫氟酸清洗手部沾染的油漆,最終造成嚴重的化學燒傷。

10.使用暖寶寶時,應避免直接接觸面板,也要避免長時間使用及睡覺時使用,否則容易造成低溫燒傷。某些特殊人群,由於感覺不夠靈敏,也容易被暖寶寶燒傷,如截癱患者,糖尿病患者,也要避免使用暖寶寶。

11.不要輕易嘗試各種偏方秘方。臨床上常會遇到被偏方秘方燒傷的患者。例如,將辣椒和大蒜搗爛敷於面板,外層包裹保鮮膜,最終導致面板壞死;使用某些有毒的植物果實搗碎後敷於面板,造成面板壞死;將生石灰敷於燙傷創面,造成更嚴重的化學燒傷等等。某種治療方法,如果安全有效,以目前的資訊傳播速度,自然會被廣泛認可,並加以推廣,也就很難再被稱為偏方秘方了。之所以被稱為偏方秘方,往往是因為它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有效性暫且不提,如果安全性都難以保證,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12. 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有風險的保健操作。例如:拔火罐、艾灸、火療等。一旦操作不當,往往會造成嚴重燒傷。此類患者在門急診佔有很大比例。

5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頭痛反覆發作,始作俑者竟是真菌性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