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保健
疫情前,我上班的那座寫字樓大廳,八點左右,烏泱泱的人群,除過正常上班的年輕人,更多的是老年人,她們都是奔著保健品去的。
有的是去聽健康講座,有的為了領10個免費雞蛋,一把傘……那時乘電梯,是需要保安維持上樓次序的。
保健品,究竟能不能保健康,不知道,真不知道。
只看到:保健品一堆一堆地買,恪守每天喝八杯水,堅持跑步鍛鍊的人,也未見有多健康。很多把養生掛在嘴邊的人,這東西不能吃,那東西不能喝,到頭來也不見得更長壽。
反倒是那些順其自然,隨心所欲的人,更健康,更長壽。
遠的不說,就說彭家老夫妻。
都說不能多吃鹽,彭姨做的菜差點就把賣鹽的打死了,吼鹹;都說要好脾氣要樂觀,彭叔可是暴脾氣,一言不合就罵人。
彭姨去年離世,95歲,彭叔96歲,健在,還能去市場買菜。
都說不能多吃糖,老屋中門鄰居李媽,每天早晨都是白糖仨荷包蛋,80多歲了,天生自來卷的頭髮烏黑髮亮。
據他們講,一輩子沒嘗過保健品,也不懂養生,如果硬要討一個養生祕訣,他們的回答:想吃啥吃啥,咋樣舒服咋樣來,適合五臟六肺的就是最好的保健品。
最好的養生:不是保健品,而是順其自然。
02、適合自己的休養生息,才是最上乘的養生之道同濟醫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曾爾亢教授,曾長期對湖北鍾祥長壽老人進行研究,他也說過:養生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上乘的養生之道。
南京舉辦過一次《歡度百歲——江蘇長壽老人風采》出版座談會,出了一份“江蘇省百歲老人調查報告”,結果,重新整理了人們的三觀!
比如,現代養生提出,吃素食長壽、吃醃菜致癌,可對這些百歲老人並不適用。這些老人中有一輩子吃素的,也有不吃肉就過不了日子的;有嗜酒嗜煙的,也有從來就不喝酒不抽菸的;他們吃了一輩子醃菜……
人們都說生命在於運動。
調查來看,江蘇的百歲老人,絕大多數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不太鍛鍊,這與當下退休人員熱火朝天的晨練或晚練似乎背道而馳。
人的長壽,與保健沒關係,與鍛鍊沒關係,與飲食也沒關係,調查也沒找出共性規律。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
人是一個自然的小天地。《道德經》第80章中提到的就是道家的長壽要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依照人體執行的規律來休養生息,才是對身體最有裨益的調理之法。
長壽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人生在世,順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03、養生之道,順法天命
想起之前聽到的一段話:
都說養生益壽延年,書畫家、詩人學者、太極拳家、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副祕書長梅墨生59歲走了;
都說唱歌能長壽,姚貝娜、鄧麗君、臧天朔、布仁巴雅爾分別於30多、40多、50多歲走了;
都說笑能長壽,一輩子幽默、說笑話的笑林、侯耀文都50多歲走了,李詠才50歲也走了;
都說勤動腦,多動手指能預防老年痴呆,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動腦動眼動表情,動手動腳動全身,也痴呆了……
養生到底有沒有效果?有沒有意義?什麼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自古以來,嚮往長壽,推崇養生,期望百歲,但如果過分追求,跟風模仿,邯鄲學步,反而忽略了生命裡真正的價值。
其實,吃核桃並不比不吃的聰明,愛鍛鍊的並不比不愛動的人壽長,愛生氣的也不見得比好脾氣短……
人偶然降臨世間,僥倖活著,平安就是福,切不要拿不適合自己的方式折磨自己,不要隨意改變自己,不要無端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
養生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延長壽命,
養生要聽從心裡的聲音,從養心開始;養生要體會五臟六肺的感受,它們的需求才是指南針。
聽它們的一定適合。
道德經第五十章告訴我們: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意思是: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
大家都怕死,但是過度養生,則是在自己找死。
因此,真正的養生如何養,順其自然才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