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項新研究表明,弓形蟲可能會增加人類患腦癌的風險。

弓形蟲感染大多數溫血動物,包括人類。不過,它只在貓身上進行有性繁殖,所以它必須感染貓來完成它的生命週期。

這種寄生蟲可以感染大腦,從而使受感染的齧齒動物對貓不那麼警惕,並促進自己的繁殖。人類會因為和被感染的貓糞接觸而感染寄生蟲,但更常見的接觸途徑是攝入感染動物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

弓形蟲感染很常見,影響全球約20億人,美國約4000萬人。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說法,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控制著寄生蟲,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寄生蟲會導致嚴重的症狀,比如失明。

研究人員發現,人的血液中存在弓形蟲抗體(表明之前接觸過這種寄生蟲)與幾年後發展成神經膠質瘤(最常見的腦癌)之間存在聯絡。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癌症研究期刊》上。

膠質瘤是一種致命的癌症,而膠質母細胞瘤是其中最致命的亞型。美國癌症協會的資料顯示,與未患癌症的普通人群相比,估計年齡在55歲及以上的人膠質母細胞瘤的五年存活率僅為6%。神經膠質瘤的危險因素包括男性、非西班牙裔白人、年齡大和個子高。

為了檢驗接觸弓形蟲對發展成膠質瘤風險的影響,研究人員在患有膠質瘤的人群(樣本是在他們確診前幾年收集的)和無癌症對照組的血液樣本中尋找弓形蟲抗體。研究人員使用了兩項早期研究參與者的血液樣本和資料:美國癌症協會的癌症預防研究-II營養研究小組(CPSII-NC)和挪威癌症登記處的Janus血清庫(Janus)。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膠質瘤的參與者比對照組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在他們的血液樣本中有弓形蟲抗體。此外,在Janus研究的參與者中,膠質母細胞瘤的風險隨著弓形蟲抗體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這意味著他們的抗體水平越高,他們的風險越高。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弓形蟲暴露和膠質瘤風險之間的關係對每一個抗體測試和每一個膠質瘤亞型沒有統計學意義。

作者寫道,這是第一個前瞻性研究(在癌症診斷前檢查弓形蟲暴露情況)報告弓形蟲暴露與膠質瘤發展之間的聯絡。這種研究設計讓研究人員避免了一種可能性,即膠質瘤與寄生蟲的聯絡實際上是由於膠質瘤增加了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當然,這項研究的合作者 研究合著者安娜·科希爾(Anna Coghill )也表示,當前的發現“需要在更大,更多樣化的人群中複製”,並且普通人一生中發展為神經膠質瘤的總體風險仍然很低。

此外,目前的研究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研究合著者,亞特蘭大美國癌症學會流行病學專家詹姆斯·霍奇(James Hodge)在宣告中說:“也就是說,不是說感染了弓形蟲就會導致膠質瘤。”

不過,鑑定弓形蟲作為神經膠質瘤的危險因素可能具有實際意義。作者指出,因為神經膠質瘤的大多數風險因素是不可改變的,但人們可以儘量避免接觸寄生蟲。

如果其他研究證實了這些發現,那麼“減少接觸這種常見的食源性病原體,那麼防止這種暴露可能會降低患上這些通常致命的癌症的風險。”

對養貓的人來說,要做好除蟲工作,而對於不養貓的人來說,要記得把肉煮熟了吃。

作者 | 防癌的

4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10大抗癌新療法:有效延長生存期,降低癌症複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