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是“雨水”節氣,是全年的第2個節氣。老天爺開始降雨,因此稱之為“雨水”。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農諺有云:“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
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還在下雪;南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春天的景象。
進入“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冷空氣經常出現,忽冷忽熱。
所以春天養生要注意“春捂”,捂哪裡呢?筆者認為以下3處是“春捂”的重點:
一 要捂手腕+腳踝,以溫暖全身之血脈;
二 要捂腰眼,腎暖和了,陽氣就能得以生髮;
三 要捂肚臍,可以養陽氣,助長壽。
在“雨水”節氣,早晨草地會掛上露水,是因為大地的溼氣上升所形成的,並且中醫認為在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所以“雨水”前後,養生的關鍵是“養護脾臟+祛溼”。
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脾胃,提高自己受納+運化食物的能力。
可以“艾灸中脘穴”,肚臍上橫著擺自己的4個手指頭,就是“中脘穴”。
養護脾臟:可多食大棗、紅薯、花生、土豆、甘蔗、茼蒿、山藥等,飲食上宜少酸多甘(五行中肝屬木,在味為酸;脾屬土,在味為甘;中醫認為肝木會克脾土)
祛溼的方法:
1 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肥甘、厚膩、冰冷食物;
2 吃一些具有祛溼作用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薏米,扁豆,芡實,山藥等,可以煲湯或煮粥;
3 艾灸、拔罐等方法能祛除體內的溼氣。
藥膳養生:筆者推薦大家食用,顧護脾胃,祛除溼氣的“四神粥”(“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方,在此基礎上加入大米熬粥,為“四神粥”):茯苓9克,芡實9克,蓮子9克,淮山藥12克,大米一杯。
雨水節氣,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易出現“流行性感冒”。應該保護好自己,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戴好口罩,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筆者為醫學學士、二級公共營養師、健康管理師)
下一個節氣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