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近日,連綿陰雨天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出行的不便。同時也給運化水溼的脾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大家是不是都會有下面的這些症狀?

1.早上起床時頭感覺昏昏沉沉、四肢發酸、發沉;白天也容易疲勞,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精神,情緒興致都不高;

2.嘴裡感覺口淡乏味或口中粘膩,吃飯時沒有飢餓感,食慾不振,吃一點點就感覺飽了,容易胃脹、肚子脹氣,吃下去的東西感覺往上頂,時常會打嗝,感覺噁心;

3.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大便不成形,或者大便過後總感覺解不盡,大便黏馬桶;

4.舌苔白膩或舌苔黃膩。

脾惡水溼

1.脾討厭外溼邪氣

也就是外環境裡的溼氣,像春天陰雨天、夏季桑拿天、潮溼的地下室等,人體感染外溼邪氣後極易損傷脾,使脾功能減弱;而且外溼還會引動內溼!

脾對溼邪有著特殊的易感性,而水溼的溼邪易傷陽氣,又有黏滯特性。所以溼邪侵襲人體,常先困脾,使脾陽不振,運化水溼的功能減弱,從而導致水溼停聚,變成痰溼、溼熱。

接下來的綿綿陰雨,會讓溼氣重的人更加難過,同時,也是給大家提醒,溼氣重的人一定要注意接下來的天氣,各種祛溼步驟做起來。

下雨天人會表現出喪、抑鬱,整個人都不清爽,覺得身上跟天氣一般混沌不清。

其實就是溼氣阻礙了陽氣的執行,而我們的精氣神是需要陽氣來推動濡養的,沒有Sunny,反倒陰雨綿綿,自然陽氣有礙,精氣神受損。

溼氣就跟心裡的陰霾一樣,也需要Sunny、陽氣來推動、化解。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是有生活經驗的,如果天氣晴好,我們精神都會好很多。

2.脾討厭自己生的內溼

所謂內溼,自然就是體內的溼氣。

“脾惡溼”的意思其實就是強調脾的水液運化的功能只能正常而不可失常,一旦失常就形成內溼。

我們整個人的感受就是,溼氣重了。

什麼是脾運化水溼?

其實就是脾將胃腸輸送來的水分上輸至肺,在肺的宣降和腎的氣化作用下,分別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

脾氣健運,既能使體內各臟腑組織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潤,又能防止多餘水液在體內停滯,從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

如果脾運化水液的作用減退,水液的吸收、輸布障礙,必然導致水液停滯,也就是溼氣停滯於體內,影響內腑器官。而溼邪內停,又必然導致脾胃氣機升降樞紐的功能失常,脾的清陽不升,胃的濁氣不降。

所以內溼與脾虛就是惡性迴圈的關係,只要從某個刻起,打破了脾的功能與水溼的平衡關係,之後如果不進行處理,那麼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受苦的是我們自己。

春天如何祛溼

1.泡腳

泡腳是一個很常見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忙碌一天之後,回到家泡個腳。泡腳有助於加速我們體內的血液迴圈,促進面板的新陳代謝,同時也可以把溼氣排出體外。我們在泡腳的同時,可以在水中加入艾葉、花椒、生薑等。

2.適量運動

運動對於人來說作用是多種多樣的。適當的運動幫助我們燃燒身體脂肪,促進我們體內新陳代謝。而我們人在體內溼氣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會感覺到四肢乏力,頭腦昏沉,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3.飲食

我們的生活與食物息息相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自己身體的溼氣情況。

像蔥、姜都是我們廚房中常見到的調味料。並且生薑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等保健功效,而大蔥能夠用刺激我們的神經,幫助體內腸胃消化,溫暖我們的身體。

茯苓雙豆祛溼湯

材料:

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薑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烹製方法:

將茯苓、陳皮洗淨,生薑切片備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淨,浸泡數小時;瘦肉洗淨切大塊。將所有原料放入大燉盅內,加適量清水,加蓋後隔水燉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功效解析:

茯苓又稱為雲苓,是利水祛溼的要藥,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腫、健脾安神的作用,可用於各種水腫、小便不利以及痰多的症狀。它的優點是利水但不傷正氣,性味平和,同時兼具健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下降、身體乏力、大便溏稀等情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醋的養生功效真的有那麼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