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的生理活動。
離開了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有可能受到影響。拉作為其中的一項,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排便帶走了人體代謝廢物以及各種毒素,對維持機體的各項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排便次數和我們身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但是由於個體差異,每個人排便的情況不盡相同,有的人一天排便多次,有的人幾天才排便一次,那麼一天排便幾次最健康呢?
排便次數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關係很大。
醫生表示:一天排便做到這個數,腸道都很健康!
排便次數和飲食關係很大,有一些朋友可能喜歡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這部分朋友排便次數可能就會比較多,一天排便三次左右。
而飲食中蔬菜、水果含量比較高的話,排便次數就會比較少,通常保持在每天一次。
如果每天排便次數在一到三次的話,腸道其實是比較健康的。
也有一些朋友,由於體質因素或者是不怎麼喜歡運動,腸胃蠕動相對較慢,幾天才排便一次,如果在排便的時候沒有異常狀況發生的話,也是正常的。
總的來說,排便次數只是正常排便的其中一個衡量因素,排便過程是否順暢、排便時間長短、排便時是否有刺痛感等,也是衡量排便是否正常的因素。
如果以上這些都沒有,恭喜你,排便很正常。
當然,有一些朋友每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有的時候甚至多達十幾次。
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一些胃腸道疾病,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候接受相關治療,避免一些可能的疾病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
此外,在生活中做到以下這些,也有助於我們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怎樣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1、早起排便
經過一晚上的消化吸收和腸胃蠕動,第二天早上排便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來說,早上起床的時候,結腸運動會比較強烈,這個時候排便可以很快地將一些代謝廢物和毒素排出體外,清空腸胃,一身輕鬆,胃腸道才能更好地進行新一輪地工作。
2、早晨起床之後喝一杯水
早晨起床之後喝一杯水,不僅可以有效補充人體在睡眠中流失的水份,還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加強腸道排毒功能。
堅持下去,發現氣色都變好了很多。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先從每天晨起之後一杯水開始。
3、調整飲食結構
合理的飲食結構可以有效改善排便不正常的狀況,在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便祕的現象,很有可能是飲食結構出了問題。
這個時候,在飲食中加大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分量,多吃一些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可以有效改善便祕的情況。
總的來說,排便次數過多或者過少都是不正常的,但是排便次數衡量是否正常的指標。
大家在生活中需要觀察自己的排便狀況,若沒有排便困難、排不乾淨、排便刺痛感出現的話,即使排便次數和正常次數有點出入也是正常。
早期排便、早上起來喝一杯水以及調整飲食結構,都有助於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進而起到給身體減負的作用,趕緊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