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氣溫一升一降不穩定,感冒、過敏、關節炎等各種疾病極易找上門。適當做好“春捂”,能起到很好的養生防病效果,能幫助我們將疾病擋在外面。做好身體關鍵部位的保暖,才能健康度過春夏。
那麼哪些人適合春捂?春捂有什麼標準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春捂”的標準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看氣溫,二看個人體質,三看年齡。
氣溫既要注意溫度值,也要注意晝夜溫差。就溫度而言,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當氣溫低於這個溫度時,最好是不要減穿厚衣物。還要注意晝夜溫差,當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避免身體遭受冷空氣的侵襲。
其次,個人體質的差異也是判斷春捂的標準。每個人體質不同,耐受冷熱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氣虛、陽虛者適宜春捂,而陰虛、溼熱體質者不適宜春捂。氣虛、陽虛者體質偏寒,經常面色發白、疲乏無力、手腳冰涼、畏寒怕冷、抵抗力較弱,“春捂”有利於陽氣升發、防禦風寒。
而陰虛、溼熱體質者內火旺盛,陽熱之氣不能很好透發,春捂容易出現火上加火,出現失眠、頭暈脹痛、脾氣暴躁、眼睛發紅等症狀。一般面色潮紅、面板偏幹、手足心熱、睡眠差屬於陰虛,油光滿面、易生痤瘡粉刺或口苦口乾、大便燥結就屬於溼熱。
對於體質虛弱的老人、小孩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春捂,年紀小的寶寶代謝快、活動量大,靈活增減衣物,早晚多穿,中午可適當減穿。對於老年人或是體弱多病者來說,日夜溫差大於8攝氏度要春捂,氣溫持續在15攝氏度以上且相對穩定了7-14天時再減衣物。
“春捂”捂對這些地方,身體更健康:
1、肚臍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地方,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因屏障功能較差,屬相對虛弱之地,易受涼而染風寒。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胃部怕冷、經常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的保暖,可經常熱敷此部位,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2、小腿和腳部
“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並且,腳部素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足部都有感應點和反射區,雙腳共有66個穴位,佔全身穴位的1/10,又因其距離心臟的位置最遠,血液迴圈最為不暢,容易受溼寒之氣的侵襲。
有些人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有噁心嘔吐、眼睛痛等表現。中醫認為,這些表現多因肝陽虛所致,需要重點保護好小腿。
腿腳特別怕冷的人,可以多用雙手從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從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可疏通腿上的六根經絡,溫暖全身。堅持每晚進行泡腳的良好習慣。
大家要注意穿鞋露腳踝,過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褲、換上小船鞋,甚至露出小蠻腰,都會使患關節炎或多種婦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3、頸部
頸部有三個與身體受寒直接相關的穴位,分別是風池、風門、風府,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區域性血管收縮、肌肉痙攣等,誘發或加重頸椎病,出現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春季風比較大,老人和孩子外出時要做好頸部的保暖,穿高領衣物或圍好圍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