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頸性眩暈,顧名思義,就是頸椎病引起的眩暈症狀,它的發作特點是:症狀與頸椎位置改變密切關係,如起臥、坐立等體位發生變化,以眩暈為主,可伴噁心、嘔吐、汗出、目脹、畏光等,影像學檢查有頸椎退行性改變。
頸椎病也容易導致眩暈哦!
那麼,如果出現頸性眩暈的症狀時,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首先,如果症狀較重,已嚴重影響生活自理,那麼我們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如若症狀較輕,那麼我們便可以嘗試一下自我保健推拿的方法改善我們的症狀,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按摩方法:
(一)穴位定點按摩
1.按印堂
印堂,屬經外奇穴,位於兩眉中間。有明目通鼻,疏風清熱,寧心安神之功效。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點按半分鐘。
2.按攢竹
攢竹,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主治頭痛,目眩,目翳,目赤腫痛等。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點按半分鐘。
3.揉太陽
太陽,經外奇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主治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祕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訊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會非常顯著。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按揉半分鐘。
4.按上星
上星,屬督脈。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鼻塞等。(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內的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後緩慢上蒸升。)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點按半分鐘。
5.按百會、四神聰
百會,屬督脈。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穴居顛頂。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百脈之會,貫達全身。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四神聰:在百會前、後、左、右各開1寸處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點按半分鐘。
6.按揉風府、風池
風府,屬督脈。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主治癲狂,癇證,癔病,中風不語,悲恐驚悸,半身不遂,眩暈等。風池,屬足少陽膽經。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主治頭痛,頭暈,傷風感冒,鼻淵,鼻衄,目赤腫痛、高血壓等。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按揉半分鐘。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簡單的綜合性手法也方便於大家操作:
抹額印堂穴:將兩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以食指內側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兩側分抹,雙目自然閉合。手法以輕中有重為易,次數以30次或適當增加,每日兩次為度。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法。抹後感覺頭清目爽,具有清除頭暈目眩,減輕頭痛之功效。
浴全頭穴: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由前髮際分別向後髮際抹動,如十指梳頭狀,手法輕重由個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區域性感到發灼熱舒適。不使頭皮有痛感為度,次數根據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手指浴頭。 \u0005
以上就是一些簡單易行且便於大家日常在家中進行操作的自我保健推拿方法,大家可以通過日常的自我保健,就可以緩解一些輕度的頸性眩暈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