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胃日又稱國際養胃日。是2006年的4月9日被國際自然醫學和養生工程研究會、世界健康管理聯盟定為第一個"國際養胃日"。
我們常常因為胃酸、胃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去看消化科醫生,醫生常常建議我們做胃鏡。做完胃鏡,我們經常拿到一張報告,上面寫著: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這是個什麼毛病?嚴重不嚴重呢?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是最輕的那一種慢性胃炎。 一般醫生都會告訴您,沒什麼大問題,不過可能還會問您有什麼不舒服,同時會建議您去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如果做了病理還會建議等病理有了結果再進一步治療。
既然 “慢性淺表性胃炎”大部分都意味著基本沒有問題,為什麼醫生還會有這麼多的建議呢?健康科普堂邀請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賀玲為您解答。
一、為什麼查幽門螺桿菌?因為只要是幽門螺桿菌都會引起慢性活動性胃炎,而慢性淺表性胃炎中80%和它有關。如果有了這個菌,會引起胃從淺表往萎縮發展,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換句話說這個菌和胃癌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要查。
二、 如果醫生給您做了活檢,那一定要等病理的結果再看一看,這一步是證實您肯定沒有問題。
哪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呢?萎縮、腸化、異型增生等等,這些都需要專業的消化內科醫生給您做專業的解讀,根據病理結果,醫生會建議您如何治療、如何觀察。
三、最後要把結果和醫生一起分析,然後確定如何治療您的胃。如果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要殺菌治療。幽門螺桿菌耐藥的比較多,治療後要定期複查,以確定是否根除。治療一定要遵醫囑,足療程用藥,如果您有感染還建議家裡其他成員也檢查一下,注意用餐衛生,因為人類對幽門螺桿菌感染並沒有免疫,根除後不代表您就不會再感染。
其它胃脹、反酸、消化不良等則需對症治療,醫生會為您改善症狀。藥店裡的胃藥五花八門,到底選哪一種呢?因為沒有一種胃藥能消除所有症狀的。要知道睡眠不好、情緒欠佳也是會引起胃部不適症狀的,這都需要對症下藥。反酸就要用質子泵抑制劑,肚子脹就要用促動力藥,有膽汁反流就要用促動力藥和中和膽汁酸的藥,如果還有消化不良,可能還需要點消化酶幫忙。是不是覺得很崩潰?怎麼這麼多的藥。所以雖然只是個簡單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怎麼吃藥也還是很講究的,就交給醫生幫您一起決定吧。
四、大家都想的是“藥到病除”,如果用藥後不好怎麼辦?那就要注意:
1.是不是胃的問題
這是第一個要去考慮的。雖然您做出來個“慢性淺表性胃炎”,但也不一定是您不舒服的根本原因。上面說過情緒欠佳都會引起胃部不適,再加上腹部體徵的特異性本就不強,腹部的器官又多,所以當吃藥效果不好時,還要進一步去看看有沒有其它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其它問題引起的不舒服。比如:肝臟疾病、膽囊疾病、胰腺炎、泌尿道結石、腸子的毛病、心臟病、肺部疾病等等。
2.胃的其它問題
如果吃藥效果不好,也排除了其它疾病,這時候可以考慮複查胃鏡,做其它檢查排除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以防是不是有一些隱匿的疾病沒有被查出來。胃鏡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它看不到的東西。
3.生活習慣問題
健康的生活習慣其實遠勝於藥物治療。
熬夜、焦慮、不能很好地管理情緒等等,這些原因引起的胃部不適,一般胃藥的效果可能都會差一些,解決的方法在於自己的調整。
飲酒、酸辣刺激對胃肯定影響很大,所以一邊還是胡吃海喝、什麼都不注意,就指望胃藥,還說醫生開的藥不好使,這個鍋,我們可不背。
所以,病不在難、看對就行,藥不在貴、有用就行,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最關鍵的。
不要因為醫生說了“慢性淺表性胃炎”沒什麼大問題,就不重視它,小問題也可能因為您的不重視變成大問題,因為有時候疾病是逐漸發展的,真的應那句老話“三分治、七分養”,願我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胃。
【本期專家】
王賀玲,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對食管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克羅恩病、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酒精性肝病、消化系統腫瘤、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肝硬化及肝性腦病等常見疾病,以及急性膀胱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診治經驗豐富,治療規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