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在營養學上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一,和蛋白質、脂肪同為能量營養素。因為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的水溶液有甜味,因此碳水化合物也稱為糖類。它可分為單糖、雙糖、寡糖和多糖四類。大部分寡糖和多糖是沒有甜味的。
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果糖主要存於水果、蜂蜜中。常見的雙糖有麥芽糖、蔗糖、乳糖,蔗糖常見於甘蔗、甜菜、蜂蜜中,白糖、紅糖就屬於蔗糖。常見的寡糖為棉子糖、水蘇糖,水蘇糖常見於豆類植物中,不容易消化吸收,易產氣。常見的多糖有澱粉、糖原和糊精,澱粉主要存於土豆、麵粉、大米等谷薯類食物中。就甜度來講,最甜的糖是果糖,蔗糖其次。
長期或過多食用單糖、雙糖等精製糖,不僅致肥還致病。
高果糖玉米糖漿是精製糖類中最致命的“增肥劑”,它可以激發貯脂激素。研究表明,果糖不能像葡萄糖(蔗糖)那樣抑制飢餓激素,而會以某種方式抑制機體釋放胰島素和瘦素,使人即使在吃飽的情況下仍會繼續進食,從而攝入了過多的能量。蘋果醬、番茄醬、烤肉醬、沙拉醬、曲奇、花生黃油、混合果汁、水果飲料、罐頭水果、冰激凌、泡菜、巧克力牛奶、熱狗和漢堡包等精加工或非有機食品中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
精製糖攝入過多對健康很不利。比如,精製糖中的白糖在體內的代謝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經常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23個國家的人口死亡原因,該調查顯示: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短10~20年,也就是說,糖吃多了還會“減壽”。
每人每天蔗糖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5克。25克的白糖是什麼概念呢?在人們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如果不加註意的話,25克糖的數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判斷食物中是否含有對身體不利的高果糖玉米糖漿等精製糖,只要看食物營養成分中是否出現諸如“高果糖漿”、“穀物糖漿”、“穀物糖漿固體”、“穀物甜味劑”等詞即可。
一些天然甜料可以代替精製糖。如,龍舌蘭酒、果汁、濃縮甘蔗汁、未精煉的糖、糙米汁、大麥芽汁、粗糖、甜菜糖、棗糖、楓蜜、糖蜜以及赤糖糊。這些天然的甜味劑幾乎都會含有一種或多種對身體有益的成分:酶、鈣、鐵、鉀、蛋白質、B族維生素、鎂、鉻、膳食纖維以及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