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痰溼與溼熱體質是如何形成的?與什麼疾病有關聯?

因為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在不斷髮生變化。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大量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同時又缺乏必要的運動,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人體臟腑功能紊亂,氣機阻滯,如此時間一長,脾胃功能就會受到損傷。脾為後天之本,若脾失健運,則胃腸傳導功能失司,而水谷精微難以正常疏布,進一步使水溼內停。溼聚而成痰,若痰濁日久不化,則鬱而化熱,這是很多痰溼和溼熱體質形成的基礎。

很多醫家針對不同體質與疾病之間的聯絡做過研究,發現痰溼體質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脂血症等脂類代謝異常的疾病,而脂類代謝異常也會讓正常體質向痰溼質轉化,兩者關係非常緊密。同時,痰溼和溼熱體質者也更容易患膽囊結石,尤以溼熱質為最。有研究者專門進行過統計,發現常見的九種體質中,溼熱質者佔膽囊總患病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若加上痰溼質者,則接近一半。

溼熱體質者都有哪些特徵?這種體質是如何引起膽結石的?

既然知道溼熱體質者特別容易患膽囊結石疾病,那麼如能在出現體質偏頗的徵兆時及時調理,可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溼熱體質者特徵表現為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常口乾、口苦、口臭,還有便乾和尿赤的情況。該體質人群平時懈怠少動,喜歡吃肥甘厚膩的食物或飢飽失常,性格多急躁易怒,且易感受溼熱之邪,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肝膽氣機鬱滯,影響肝的疏洩功能和膽汁的正常排洩。

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肝的疏洩功能對脾胃運化有重要作用,所以該功能的異常也會造成脾胃運化失職。脾虛則痰溼內生,鬱久化熱,溼與熱相結,蘊於膽腑,進一步阻遏膽汁的正常疏洩。膽汁經久淤積,且受到火熱煎熬,則易形成結石。氣機不暢、肝膽失洩是溼熱質人群易患膽石症的病機,亦可使結石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因此,無論是在發病前還是已發病時,發現溼熱體質的徵兆,應及時進行調治,以防膽結石的發生和發展。

由溼熱體質與膽結石的例子,我們能看到中醫體質與疾病的緊密關係。在生理狀態下,體質反應了對外界刺激和適應上的個體差異性,在體內則反應了對某種致病因素的敏感,從而決定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在了解中醫體質與相關疾病的關係後,我們能更容易地進行一些檢查和介入手段,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或及時控制與治療。若能在疾病還未爆發前及時對體質的偏頗進行調理,消除發病環境,則可達到“未病先治”的目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蛋白尿中醫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