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選擇適宜的體位對於正確定位取穴、鍼灸施術、持久留針,以及防止暈針、彎針、滯針、折針等意外情況的發生都有重要臨床意義。對於重證、體虛和精神緊張的患者,體位的選擇尤為重要。如《千金要方·灸例》所言:“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肢無使傾倒,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破好肉耳。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則臥灸之,立點則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體位選擇不當,不僅難以確定腧穴的準確位置,而且使患者難以較長時間保持原位,引起其它不適。

選擇體位應以醫者能夠正確取穴,操作方便,惠者舒適,不易疲勞,能持久留針為原則。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採取一種體位能夠暴露鍼灸處方所列的腧穴。若因治療需要,或某些腧穴的特點而必須採取不同體位時,應注意患者的體力和病情。若天氣寒冷、室溫較低時,宜注意減少應膚的暴露面,以防受涼。此外,應囑患者儘量把肢體放得舒適自然,不可隨便移動肢體,以防意外。

就體位而言:基本上有兩種,即臥位與坐位。一般多采取臥位,尤其是年老、體弱、精神緊張的患者,選擇臥位可以防止暈針及其他事故。現將常用體位分述如下;

一、臥位

(1)仰臥位:適用於取前頭、面、頸、胸、腹和上、下肢前側及手、足等部位的腧穴。

’(2)俯臥位:適用於取後頭、項、肩、背、腰、骶以及下肢後側等部位的腧穴。

(3)側臥位:適用於取側頭、 側胸、側腹、臀以及下肢外側等部位的腧穴。

二、坐位

(1)仰靠坐位:適用於取前頭、顏面、頸前胸上部的腧穴。

(2)俯伏坐位:適用於取頭頂、後頭、項及肩背部的腧穴。

(3)側伏坐位:適用於取側頭、頸側部的腧穴。.

此外,在臥位和坐位的基礎上,按取穴的要求,四肢又應放置在適當的屈伸姿勢。如取上肢掌側腧穴,可令其手掌向上,取上肢背側腧穴,可令其手掌向下,其肘可伸可屈。如取下肢內、外側或膝關節處的腧穴,可屈膝取之。還有一些腧穴需要更加具體的取法,如《靈樞·本輸》篇: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噠”是說取上關穴應該張口,不能閉口;取下關穴應該閉口,不能張口。這說明腧穴分佈的部位不同,取穴的體位姿勢也應有別。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身體這裡發硬,竟是死亡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