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麻黃,去節,三兩(9g);芍藥三兩(9g);細辛 三兩(9g);乾薑三兩(9g);甘草炙,三兩(9g);桂枝去皮,三兩(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用法】上八味,以水 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
掉。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
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
疑非仲景意(編者注:後20字感是叔和按語混入正史,當刪)。
【中醫證型】表寒裡飲證:咳嗽,氣喘,痰稀色白,或呈 泡沫狀,或胸悶,或胸滿,舌淡苔薄白,脈浮或兼緊。
【西醫疾病】本方可以用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小兒支氣管肺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百日咳.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間質性肺炎.腎病綜合徵引起的水腫,急性腎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病症而見上述證機者,均可以本方加減治療。
【隨證加減用藥】 若口渴者,去半夏加瓜蔞根,以生津止渴;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者,可利小便實大便;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以通達陽氣;若小便不利,小腹滿,去麻黃加茯苓以健脾益氣;若喘者,加杏仁者.潤肺平喘。若肺氣虛弱者,加蛤蚧、人參,以補益肺氣;若有內熱者,加葶藶子,以降逆平喘;等等。
【原文應用】
1.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2.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41)
3.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第十二23)
4.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第十二35)5.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第二十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