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應用

陰陽學說貫穿在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廣泛用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指導養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人體的所有臟腑經絡形體組織,既是有機聯絡的,又都可以根據其所在部位、功能特點劃分為相互對立的陰陽兩部分。故《素問·寶命全形論》說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臟腑形體分陰陽:臟腑及形體組織的陰陽屬性,就大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屬陽,體丙屬陰。就其腹背四肢內外側來說,則背為陽,腹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以臟腑來分,五臟屬裡,藏精氣而不瀉,故為陰;六腑屬表,傳化物而不藏,故為陽。由於陰陽之中復有陰陽,所以分屬於陰陽的臟腑形體組織還可以再分陰陽。如體表組織屬陽,然皮肉為阻中之阻,簡骨為陽中之阻再繼續分,則面板為陽中之,肌肉陽中之陰,筋為陰中之阻、骨為陰中之陰。再如五臟分陰陽:心肺居手上屬陽,而心屬火,主溫通,為陽中之陽;肺屬金,主肅隆,為陽中之陰。肝、脾、腎居下屬陰,而肝屬木,主升發,為陰中之陽;腎屬水,主閉藏,為陰中之陰,脾屬上,居中焦,為陰中之至陰。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經絡系統分陰陽,其中十二正經中有手足三陰三陽經。屬腑而行於肢體外側面的為陽經。一陽分為三陽,因行於上肢與下肢的不同而分稱為手足陽明、少陽、太陽經;屬髒而行於肢體內側面的為陰經,一陰化為三陰,分稱為手足太陰、厥陰、少陰經。奇經八脈中的蹺脈與維脈,行於身之內側者,稱陰蹺、陰維;行於身體之外側者,稱陽蹺、陽維。督脈行於背,有總督一身之陽經的作用,稱為“陽脈之海。任脈行於腹,有總任一身之陰經的作用,稱為“明脈之海”。絡脈中分佈於體表及身體上部的稱為陽絡;分佈於內臟、肢體深層及身體下部的稱為例絡。

總之,人體臟腑經絡及形體組織結構的上下、內外、表裡、前後各部分之間,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

(二) 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對於人體的生理活動,無論是生命活動的整體還是就其各個部分,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說明。人體的整體生命活動,是由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各司其職,協調一致來完成的,而臟腑經絡的功能,是由貯藏和運行於其中的精與氣為基礎的。精藏於臟腑之中,主內守而屬陰,氣由精所化,運行於全身而屬陽。精與氣的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維持了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功能活動穩定有序。 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也是由精所化之氣來推動和調控的。人體之氣,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為陰氣與陽氣:陰氣主涼潤、寧靜、抑制、沉降陽氣主溫煦、推動、興奮、升發。正是由於人體內陰陽二氣的交感相錯、相互作用,推動著人體內物質與物質之間、物質與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推動和調控著人體的生命程序。同時又是由於體內陰陽二氣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和消長轉化,維繫著協調平衡的狀態,人體的生命活動才能有序進行,各種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穩定發揮。若人體內的陰陽二氣不能相互為用而分離,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止了。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此外,陰陽學說還用來說明人 動的基本形式。如人體內的陰陽二氣,清陽主出上竅;濁陰主降,出下竅 發於腠理、四肢濁陰主入,走於五髒六腑。人體正是由於陰陽二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推動和維持著人的生命活動,也正是陰陽二降出入協調平衡,才推動和維持各種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給老人多些關懷,請呼喚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