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發生痤瘡,多與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復感外邪,使毛囊閉塞,內熱不得透達,致使血熱蘊蒸於面部,或肺經蘊熱,外感風邪,或脾胃溼熱,內蘊上蒸於面部而形成。所以,中醫治痤瘡多以清肺熱、祛風熱、涼血活血,滋陰涼血之中藥煎服。

1、肺經蘊熱型 主要表現:粉刺初起,紅腫疼痛,面部瘙癢,可有口乾,小便黃,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象浮數。

治療:以清涼肺血為主,常用枇杷清肺飲,藥材為枇杷葉、桑白皮、知母、黃芩、銀花、赤芍、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熱毒型 主要表現:炎症丘疹與膿皰為主,膿皰多發於丘疹的頂端,周圍有紅暈,大便祕結,舌紅苔黃燥,脈數。

治療:清熱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飲加黃連解毒湯,主要藥物有: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黃連、黃柏、黃芩、梔子。

3、脾胃溼熱型 主要表現:粉刺發作頻繁,可以擠出黃白色的碎米樣脂栓,或有膿液,顏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慾時好時壞,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膩,脈象弦數。

治療:以清熱利溼為主,常用方劑為芩連平胃散,主要藥物有:黃連、黃芩、白朮、厚朴、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茵陳、半枝蓮、生甘草等。

4、血瘀痰凝型 主要表現:痤瘡日久,質地堅硬難消,觸壓有疼痛感,或者顏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經量少、痛經以及經期痤瘡加重等症狀,舌暗苔薄,脈澀。此型多見於長期慢性患者。

治療:以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為主,常用方劑為大黃蟄蟲散,主要藥物有:大黃、蜇蟲、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紅花、益母草、陳皮、白朮、生甘草、土貝母、土茯苓、殭蠶等。

5、肝鬱氣滯型 主要表現:皮疹分佈於面部及胸背,伴有胸悶不舒、兩肋脹痛、喜生悶氣,女性經期前面部皮損加重,乳房脹痛。

治療:宜舒肝理氣散結。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枳殼、赤芍、白芍、生甘草、香附、丹皮、梔子、連翹、夏枯草。

6、陰虛血熱型主要表現:面部皮疹以紅色或皮色粉丘疹為主,或伴有小膿包,小結節,口乾,心煩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或薄黃苔,脈數或細數。

治療:以滋陰瀉火,清肺涼血。方選消痤東加減,女貞子、旱蓮草、知母、麥冬、黃柏、魚腥草、桔梗、公英、連翹、生地、丹蔘、甘草。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醫生坦言:癌症無法徹底治癒,那患者為什麼還要傾家蕩產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