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人逐漸增多,人至60歲進入老年期,在古代醫籍中也記載,人至半百五臟始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七任脈虛,天癸竭。丈夫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竭於上,七八肝氣衰,精少,腎臟衰,八八則齒髮去。在人的衰老程序中,一般認為肝腎先衰,而腎衰尤為關鍵,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一身真陽、真陰之所在,腎的強壯盛衰與人體生長衰老關係十分密切。因此,腎在人體中的地位、作用為各臟器之首,老年人形體日衰,腎氣虧虛,疾病也日益突出,臨床常見的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喘、尿頻、尿失禁、高血壓眩暈、腎下垂、慢性腸炎等,其病機都與腎有關,腎臟衰則五臟之氣皆衰,所以治療老年病要注重補腎。現就運用補腎法治療幾種老年病簡介如下。
1.補腎納氣
適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素問·玉機真髒論》說:“秋脈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證治準繩》又謂:“其元耗損,喘生於腎氣之上奔。”老年人多腎虛氣弱,肺為氣之主,司呼吸,腎為氣之根,主納氣。若肺腎氣虛,出納失常,腎氣不納,肺氣上逆,而鹹咳喘不能臥者。症見氣虛喘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或痰鳴喘汗,咳而遺尿,並見上部煩熱,下部厥冷,舌偏淡,脈沉細等。臨床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喘息等病症。治療用補腎納氣法,佐以平喘,肺腎兩治。方用參蛤散、都氣丸、黑錫丹加減。藥用黨參、蛤蚧、補骨脂、熟地黃、五味子、肉桂、沉香、附子、紫石英、紫河車等。
方義:都氣丸,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納氣平喘。
黑錫丹:黑錫、硫黃、沉香、茴香、陽起石、胡蘆巴、補骨脂、肉豆蔻、金鈴子、附子、肉桂。功能溫腎陽、散陰寒、定虛喘。
2.滋腎養肝
適用於老年高血壓眩暈症。腎為“先天之本”,真陰真陽皆始於此,腎水不足,肝失濡養,木屬肝,肝腎同居下焦,一藏血,一藏精。若腎陰虧虛,精氣不足,影響肝陰亦虛,陰不制陽,以致肝陽上亢。其症見頭暈目眩,腰痠耳鳴,煩躁易怒,口乾,便秘,舌紅少苔,脈細弦等。臨床多見於高血壓、更年期綜合徵。治療滋腎養肝,滋其不足之陰,制其亢盛之陽,此即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選用六味地黃湯、杞菊地黃丸等,使腎陰得充,則諸症自解。
3.溫腎暖脾
適用於老年五更瀉。年老之人由於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能上溫脾土,以致脾陽亦虛,運化力弱,此為腎病及脾,火不暖上。其症見腹鳴晨瀉,畏寒肢冷,食不消化,舌淡苔白,脈沉細等。張景嶽說:“陽氣未復,陰氣極盛,命門火衰,胃關不固而生洩瀉。”臨床常見於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腸結核等。治療溫補命門,兼溫脾陽。方選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加減。
方義:補骨脂補命門之火,以溫養脾陽;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溫腎暖脾,溫腸止瀉;五味子酸斂固澀;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養胃。
4.溫腎固澀
適用於老年尿頻、遺尿、失禁。腎為“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根。年老腎陽衰弱,下元不固,命門火衰,府氣虛冷,不能溫化水液。《諸病源候論》說:“此由膀胱虛冷,不能約於故也。”其症見小便頻數,夜間尤甚,或遺尿,失禁,不能自行控制,甚至勞動或行走時,尿液亦能流出,尿後餘瀝,腰膝痠軟,兩足無力,形寒背冷,舌淡苔薄,脈細無力等。臨床多見於尿失禁、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治療溫補腎陽,固澀下元。方用菟絲子丸、縮泉丸或金匱腎氣丸等。
方義:縮泉丸(《婦人良方》):山藥、益智仁溫補脾腎,固澀小便;烏藥溫腎暖脬,幫助益智仁固精氣,澀小便。
菟絲子丸(《濟生方》):菟絲子、肉蓯蓉、附子、鹿茸溫補腎陽;牡蠣、五味子、桑螵蛸、益智仁、雞內金、山藥固澀縮尿;烏藥調氣暖脬。
5.溫腎益氣
適用於老年腎下垂腰痛。腰為腎之府,年老體虛致腎臟精血虧損,不能濡養經脈而發生腰痛。此即《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醫林繩墨·腰痛》載:“痛之不已,乏力而腰痠者,腎虛也。”又說:“勞役賓士,內傷元氣,動搖不能轉側,氣虛也。”中醫認為,腰痛悠悠慼慼,屢發不已,少腹及肛門脹墜,脈微弱者屬腎虛氣陷。所以老年腰痛多屬腎虛,尤其年老體弱者易患此病。治療宜溫腎補元,益氣舉陷。方用青娥丸、舉元煎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上述幾種老年性疾病,運用補腎法治療,其效頗佳。老年人由於臟腑功能衰退,加之慢性疾病長期纏身,導致腎陰、腎陽多虛。補腎法能使人類健康長壽,對抵禦衰老和預防多種老年性疾病的發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補腎法也不是治療所有老年病的唯一療法,其他方法也要有其研究,所以補腎法要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