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內翻是腦卒中類疾病(腦出血/腦梗.......)常見後遺症。大部分患者飽受內翻困擾。那為什麼會出現足內翻?我們該怎樣去預防和治療呢?
發病病因腦卒中偏癱足內翻是由於下肢伸肌張力增高,肢體內外側肌張力失衡而引起。由於張力失衡內側痙攣(肌肉緊縮)明顯,外側能力偏弱,因而容易導致腦卒中病人的足下垂、足內翻等畸形步態。使患者足部與地面接觸不良,重心向前移動有困難,跨步和步頻、步速降低,當患者步行時有明顯的畫圈/足趾拖地等等典型偏癱步態。
一般常規認為,足內翻的出現是因為腦卒中後過早行走則可加重偏癱患者下肢肌張力,導致痙攣加重而引起足內翻,嚴重影響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復。
那麼,這裡就會有一個問題:內翻是因為過早的練習走路了,很多醫生都不讓患者過早的步行,發病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久。但是不進行走路訓練,缺乏訓練又很容易使肌力下降,整體恢復速度緩慢!大家這個時候就很為難,那走也不對,不走也不對,我到底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尋找短時間內緩解偏癱下肢痙攣狀態、抑制足內翻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
選擇適合的矯形器(足託)前文我們提到:內翻是因為過早的練習走路了,但是不進行走路訓練,缺乏訓練又很容易使肌力下降,得不到有效訓練。面對這個左右為難的問題,其實,是可以有效解決的。
首先,我們不要片面地去停留在該不該走的問題。在病情穩定的前提下,儘早進行系統有效的康復訓練,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康復。一開始,我們因為病情影響整體肌力和能力都很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只是依靠單純的步行,勢必會因為能力不足,導致下肢肌張力增高,痙攣加重而產生一些明顯的後遺症。
很多病友反映“醫生不讓我走,他是不是庸醫?是不是不專業?不走路我還能怎麼訓練?”。這個時候醫生告訴你不要多走,主要是為了防止你一些錯誤步態的出現。對於很多康復師來說,似乎很難有更好的建議給你。
我們可以借鑑一下其他國家的康復經驗。在日本,很多病人從生病第二天就開始進行康復訓練了。在肢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使用各類輔具和矯形器幫助患者來更好的支撐身體,糾正姿態,防止關節變形和肌肉攣縮。
臨床上常用的矯形器(足託)主要用於足下垂、足內翻等異常步行模式的患者改善患者的步態異常,提高步行穩定性和步行速度。市場常見的型別也比較多,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很多矯形器(足託)並不具有治療意義。很多因為材質和設計不科學,整體質地較弱,根本起不到支撐和糾正的作用。長期佩戴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因為勒得比較緊的原因,影響血液迴圈。還有的矯形器(足託),雖然是定製的,但是角度沒有較好的設計,對於功能的幫助也不是很明顯。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很多病友感覺佩戴矯形器(足託)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沒有多少效果,第二個是具有依賴性,可能一輩子都拿不下來了。事實並非如此!
舉個例子,之前有一位諮詢者,內翻程度很嚴重,走路畫圈,膝過伸,人又是屬於偏胖型別,單獨步行不超過30米。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他在淘寶購買了100多元的矯形器(足託)。穿了大半年,沒有任何進步,而且腳側面和腳踝都明顯的變形,雖然不怎麼行走,依然很多次有磨出水泡。並且有了依賴性,拿掉足託就無法步行。
很多時候,並不是矯形器(足託)沒有效果,是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並沒有真正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足託。好的足託,一定是具有一定支撐性的,太過於柔軟是起不到糾正的作用。
在我們的平時訓練中,很多病友可能會反映,“足託穿著就拿不下來,要穿一輩子!”這個呢,主要看我們怎麼選擇。更在意穿著矯形器(足託)自己可以更好,更快,更輕鬆地走起來,還是不穿矯形器(足託)畫著圈,一點點地讓關節磨損/變形。
很多病友之所以拿不掉足託,一方面足託需要長期佩戴,根據情況逐漸從較長的款式更換到較短的款式,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以年為單位來計算,因此確實會習慣了穿著走路的感覺,有一些依賴性。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本身的能力沒有得到改善,肌張力、內/外側肌肉能力依然存有明顯的問題。這個跟患者本身接受的康復訓練有很大關係。
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常有的並且有效的可以降低肌肉的痙攣程度,降低肌張力的方法。在我們因為肌張力明顯,內翻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透過注射肉毒毒素“冬眠”張力較高的肌肉,以求得下肢內外側肌肉的張力情況得到平衡,從而為治療足內翻創造一個良好的契機。但是必須注意,一般來說,肉毒毒素雖然是一種蛋白質,並不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明顯的危害和後遺症,但他的作用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在3個月左右。並且,並不是注射肉毒素就可以的嘍,必須配合系統的康復訓練,才會有明顯的效果。如果只是簡單地使用肉毒毒素,沒有合適的康復訓練,藥效過期,還是會恢復原狀的。
做一些加強訓練在足內翻初期,可採用踝關節背屈外翻法。
注意點:
1、抬腳背的時候注意刺激偏側,讓腳背更容易抬升。可以用振動棒振動刺激,或者用手去抓,用指尖摳力刺激。
2、注意儘量使用指尖的指肉用力,避免用指甲刮傷面板。
徒手牽張訓練:患者仰臥位,膝關節伸直,康復治療師以一手固定小腿遠端,另一手握足跟關並以前臂抵足底,拇指與其它手指向下牽張跟骨,前臂促足背屈,兩者同時用力,以被動運動主為。
器械訓練:立位使用楔形板被動矯正。
足內翻影響著患者步行能力進一步改善,有時嚴重的足內翻甚至使患者喪失步行能力,因此對於足內翻患者來說糾正此問題是改善腦卒中患者步態的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