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病程長的糖尿病患者多一體多病,絕大多數都併發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以下10個行為,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有。

1.大笑

笑有益於健康,本來是好事。但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宜大笑。

因為情緒激動會引起腦出血,冠心病可以使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2.發怒

心腦血管病人發怒時,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會使血壓升高。

所以,心血管病人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激動,要穩定情緒,泰然處之。

3.突然用力

突然用力時,機體與環境之間不相適應,從而引起機體應激反應,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多,肌張力增加等,應激反應過於強烈,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合併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突然用力容易引起心肌梗死。

4.早晨劇烈運動

據運動醫學統計:早晨起床後劇烈運動,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別比運動前增加2.25倍和2.14倍,使心臟的負擔大大增加,這是有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清晨運動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

5.吃得過飽

飲食吃得過飽容易引起腹部膨脹,膈肌上升,抑制了心臟的跳動,消化食物的胃腸道需要集中全身血液,冠狀動脈供血減少,容易誘發心絞痛。

6.大量飲酒

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對神經、消化道、迴圈系統等都有破壞作用。飲酒使中樞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也容易導致血壓上升。

7.餐後立即洗澡

進餐後可使內臟血流量比基礎水平增加1倍,洗澡時人體只要處於溫度略高於體溫的環境中,體表血管就會擴張,血流量成倍增加,相應的心搏出量也要增多,心腦血管病人、無法負擔如此激增的生理壓力,從而造成血壓下降、缺氧、昏迷、呼吸衰竭,或引起腦血管破裂出血等。

8.寒冷刺激

將手浸入寒冷環境中1分鐘毛細血管、小動脈就會迅速收縮,血壓就會迅速升高,醫學上稱之為“寒冷加壓”。

心腦血管病人給冰箱除冰,或者突然用冷水洗臉洗腳,血壓就會突然上升,使已經發生粥樣硬化的腦動脈破裂或心臟冠狀動脈受阻,而導致腦出血或心力衰竭。

9.由蹲姿改立姿不宜太快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蹲姿改為立姿時,要緩慢起身,動作不宜太快,否則血壓突然升高,會引起頭暈、眼花、甚至跌倒等。

10.便秘時太用力

糖尿病患者便秘排便不宜太用力,如果便秘嚴重,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如蘆薈、香丹清等。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併發有心腦血管疾病,如果用力過大,血壓突然升高,易引起血管破裂。

很多患者都是因為清早解大便而發生腦卒中而去世的。

懷化市糖尿病康復協會榮譽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華夏醫魂》叢書特邀編委

中國糖齡王

15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導致慢性腸炎有哪些原因?有哪些症狀表現?中醫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