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藥物(中藥)在古代均稱本草,其主支發展成為今天的中藥學,分支為食療學,所以食物和藥物並無嚴格區別,有些藥物本身就是食物,如大棗。但既然藥物是作為治療疾病常用,食物是作為生存物質被利用,就應有所區別。
1、應用方式區別:食物是以飲食物(包括飲用、食用)的形式運用,如茶葉炒菜、蒸飯。藥物是以藥劑形式運用,如丸、散、湯劑。平時我們經常會吃的紅豆薏米糖水,可以祛溼健脾,非常適合在春夏內溼較盛的時候食用。薏米也叫做薏苡仁,是一味在祛除溼氣中藥中的高手。薏苡仁歸脾胃肺三經,可以健脾利溼止瀉。經典名方參苓白朮散就用到了薏苡仁,效果非常的好。對於脾胃虛弱的朋友可以撿上兩劑調理下。
2、應用範圍區別:食物應用範圍廣,民以食為天,無論何人,對食物均是主動接受,飢餓是需要接受食物的訊號,否則不能生存。藥物應用範圍侷限,病以藥為治,無論何病,對藥物均是被動接受,患病是需要接受藥物的訊號。
3、一般特性區別:食物可食用,可以充飢。一般而言,寒熱偏性較弱,多為平性,具有養身防病的作用,特別宜於慢性病或輕病,亦可作預防保健,為康復醫學的一個方面。藥物不可多食,一般不作充飢用,偏性較強,具有祛病療疾作用,患病則投以藥物,為醫療手段的工具。所以在藥物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醫生的指導,不要隨意吃藥,藥物用得好可以救人,用得不好也可以害人。
4、應用物件區別:食物為健康人群使用,其次是患者,可作為藥物或其它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故有“食療”之謂。藥物則主要作用於病人,無病則不可以應用。食療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利用食物的特性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目的。將一些藥物加入粥中一起熬製,可以起到充飢及治病雙重效果。比如粳米粥以健脾益氣,如果加入乾薑則多一份溫補脾胃的效果,脾胃虛寒的朋友可以堅持食用。
5、使用特點區別:一種物質是藥物或是食物,當針對其具體事物而言,不可一概而論,如食鹽,以藥物言,具有湧吐痰積,清火涼血,引藥入腎的作用,量一般較大;但若作為調料而以食物應用時,量則小,否則不堪食用。又如薏苡仁,單用可煮粥食用,量大;而作藥物時,處方量雖大。但仍不及食物量大,故食物,藥物須根據具體物質而言。
因此,藥物以治病為主,食物為食用,康復為主。
#健康養生##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