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十二條服用中藥禁忌

中醫的發展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調理疾病這方面是標本兼治的。如果注意到了吃中藥的禁忌,就能讓中藥發揮其藥效。有些飲食對中藥會起反作用,從而導致中藥失去藥效。在中醫調理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喝中藥的禁忌問題。

古人講究服藥時間

古代中醫認為,對於不同部位病證,應採取不同用藥時間。比如治療上焦的疾病(包括心、肺、頭面部等),如頭痛、感冒,應該在飯後服藥;治療中焦的疾病(包括胃、脾等),應該藥物與飯同服;而對於下焦的疾病(包括大腸、肝、腎等),則應在飯前空腹服藥。

當然,對於古人的觀點,現代中醫學並不完全認同。我們認為,原則上,服藥時間應該與進食時間錯開,從飯前半小時到飯後1個小時都不要服中藥,以防食物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

三類藥須空腹用

治療胃黏膜糜爛、胃潰瘍時,常用白芨、海螵蛸等中藥來抑制胃酸分泌,同時還可在胃內壁產生一層保護膜,所以這類藥物應儘可能安排在飯前空腹服用。

一些用於通便的藥物,如治療便祕的大黃等,也應該選擇空腹。

滋補類藥物也建議儘量空腹時服用。一是這些藥物通常較貴,空腹吃有助於機體對藥物的充分吸收;二是這類藥物的作用比較溫和,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較小,服用後很少出現腸胃不適。

但是需要注意,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也存在差異。例如,如果有脾胃虛證的人,空腹服藥可能引發胃腸道不適,如胃痛、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則應考慮改為飯後再服藥。

個別特別服藥時間

對於一些作用特殊的藥物,則應該在特殊時間點安排服用,如安神助眠類藥物應該選擇於睡前約1小時服用;治療瘧疾藥,應在規律發作之前2小時服用,控制瘧疾的症狀發作;驅蟲藥也應該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時間充分殺蟲,次日可將蟲體排出體外。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生蘿蔔

因為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蔘、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比如補中益氣丸時,吃蘿蔔會削弱其補益作用,降低藥效而達不到調理目的。

少吃生冷食物

黃瓜、冬瓜等生冷食物性多寒涼,難以消化。生冷類食物還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腸胃對藥物的吸收。

故在調理“寒症”服用中藥時(如溫經通絡、祛寒逐溼或健脾暖胃的藥等,比如理中丸),不可多吃寒性食物。

不要飲茶

服用中藥時不要喝茶(尤其是銀耳和阿膠,忌與茶水同服),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調理效果。注意: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而且最好在服藥2小時後再喝。

忌油膩

油膩食物可助溼生痰,滑腸滯氣,影響消化吸收,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後進一步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故對痰溼較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以及肥胖症等患者更須忌食油膩之物。

忌腥羶

中藥中的芳香化溼、芳香理氣藥等,含有大量的揮發油,是發揮治療作用的有效成分。腥羶味的食物與這類芳香藥物起對抗作用,若服用中藥時不避腥羶,則影響藥效。如魚、蝦、海鮮腥氣及牛羊羶味。

防過敏

對於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溼疹、蕁麻疹等過敏性體質患者,在服用中藥期間除忌食腥羶之物外,還應少吃家禽、家畜、魚類、海鮮等發物和辛辣刺激食物,否則部分病人容易產生過敏而加重病情。

忌食辛辣

辛辣食物性多溫熱,耗氣動火而傷陰。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腸炎患者服用健脾、溫胃和胃藥時, 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腸粘膜,使粘膜充血, 所服的中藥就不能有效的發揮其治療作用。服中藥時不能吃辣椒,特別是熱性病症,服用清熱解毒、養陰增液、涼血滋陰等寒涼中藥或癰瘍瘡毒等熱性病治療期間,應忌食辛辣,如蔥、姜、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之品,否則會促發炎症,病程遷延。

孕婦服用中藥應當謹慎

由於西藥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原因,很多孕婦對中成藥更加青睞。但部分中成藥一定存在毒性,需要謹記的是,孕婦對清熱類、祛風除溼類、消化導食類、瀉下類、理氣類、開竅類、驅蟲類、祛溼類等多種型別的重要應當謹慎對待。

此外,患有疔瘡、面板病者忌食鹹水魚、蝦、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 水腫病忌食食鹽;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膩; 服荊芥時忌服魚、蝦、蟹;服天冬時忌服鯉魚; 服白朮時忌服大蒜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氣血不好,人易老!觀察這5個部位判斷自己氣血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