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藥“六陳”之說,首先由南北朝著名醫學家陶弘景提出:“橘皮用陳久者良、半夏陳久用之”。繼後蘇敬在《唐本草》言:“麻黃、陳皮、吳茱萸、半夏、枳實(枳殼)此應陳久也。”對於枳實、枳殼之用,清代醫學家汪昂說,“皮厚而小為枳實,殼薄虛大為枳殼,陳者良,麩炒用。”宋代《局方》著名方劑二陳湯,就是因陳久的陳皮、半夏二味得名。《藥性賦》中記載:“枳殼陳皮半夏齊,麻黃狼毒及吳萸,六般之藥宜陳久,入藥方知奏效奇。”此說是在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中藥的治療作用,主要在於其氣味。六陳原藥的氣味都很強烈,有刺激性,如桔皮含有揮發油,有刺激腸胃,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有刺激性祛痰作用。而陳皮的藥用功效卻不止於此。如《醫林纂要》言:“陳皮上則瀉肺邪、降逆氣;中則燥脾溼、和中氣;下則舒肝木、潤腎命。”而這些僅靠揮發油是難以做到的。據研究證明,陳皮水煎劑中有腎上腺素樣的成分存在,但較腎上腺素穩定,煮沸時不被破壞。陳皮隔年後揮發油含量大為減少,而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相對增加。綜上所述,陳皮還是以陳為好。然而,並非貯存時間越久越好。“六陳”貯存太久了,藥氣逐漸揮發,嗅之無氣味,視之顏色加深,藥效也就受到影響。《藥鑑》言:“陳皮須用隔年陳,麻黃三載始堪行,半夏隔年須炮製,茱萸氣烈待揮散。”可見“六陳”也不能無限期貯存。

也有人說,所謂的陳久,即越陳久越好。若將上述六種中藥放置數年或數十年,其氣與味還有多少?如果氣味減少了很多,那功效會不會也隨之減少呢?醫家張山雷曾說:“新會皮,橘皮也,以陳年者辛辣之氣稍和為佳,故曰陳皮。”中藥的治療作用,主要在氣和味,六陳藥之氣均很強烈,有刺激性,服用時容易發生副作用。為了避免發生這種副作用,故必須將上述六種藥放置一段時間,讓藥氣逐漸揮發,至張氏所言之“稍和”為度,並不是無期限放置,否則,藥就會失去功效。

如有些中藥蘆根、白茅根、生地、石斛、青果、麥冬、沙蔘等,鮮品較陳久者之效果為佳。為什麼呢?是因為這些鮮藥味甘而氣不濃烈,沒有刺激性,加之所含津質較熟者為多,故用之則最能生津養液也。事實說明,上述諸藥偏於味,六陳藥偏於氣,氣味不同,用法必然各異。

值得注意的是,六陳之說提出至今已千年有餘,其間由於使用中藥之種類在不斷增加,宜陳久使用的中藥也在擴大,早已超出了六種。所以,使用宜陳久的中藥,不能只侷限上述六種,應本著藥物之氣的強烈與否而取捨之。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天氣轉暖,此時不要忘記一件事會損害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