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生活中,脾胃氣虛的人不在少數,而兼有痰溼之證者也有很多,這時候如果出現了食慾差、四肢乏力、便溏等情況,醫生可能會推薦參苓白朮散。這是為什麼呢?

參苓白朮散被後世奉為治療脾胃氣虛洩瀉和“培土生金”治法的代表方劑,藥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根據原書記載,它主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洩瀉及傷寒咳噫”,認為久服可“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脾虛夾溼更適宜

參苓白朮散有益氣健脾、滲溼止瀉之功,它不僅能治療脾胃氣虛,而且在因氣虛而水液停滯,出現脾虛兼痰溼時,應用效果更為明顯。它主要應用於兩個方面:一是脾胃氣虛夾溼證,表現為飲食不化、腸鳴洩瀉、胸脘痞悶、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等;另一方面是肺脾氣虛痰溼證,表現為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悶,舌淡苔白膩,脈虛緩等。

人蔘能補益脾胃之氣,白朮補氣健脾燥溼,茯苓健脾利水滲溼。三藥為君藥,合用可以益氣健脾,兼可除溼。

山藥益氣補脾固澀,蓮子肉補脾澀腸,二藥助人蔘、白朮益氣健脾、固腸止瀉;白扁豆健脾化溼,薏苡仁健脾利溼,二藥助白朮、茯苓健脾除溼止瀉,四藥共為臣藥。佐以砂仁芳香化溼、行氣醒脾,既能助白朮、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除溼之力,又可暢達氣機,使全方補而不滯;桔梗宣利肺氣,配伍砂仁能調暢氣機,又能增強茯苓、薏苡仁等的利溼之功。三者載藥上行入肺,使全方兼有脾肺雙補之功,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為何參苓白朮散有此功效呢?來看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的藥物組成。

蓮子肉(去皮)、薏苡仁、縮砂仁、桔梗(炒令深黃色)各一斤,白扁豆(薑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蔘(去蘆)、甘草(炒)、白朮、山藥各二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小兒服用量根據歲數加減。

原方是散劑,但現代常用的劑型有丸劑、顆粒劑、散劑、口服液、膠囊等多種。顆粒劑因其品質較小,服用、攜帶、貯存、運輸均較方便,成為臨床廣泛應用的劑型。

組成藥物多為藥食同源

參苓白朮散原方眾多藥物中,有許多能補益脾胃、化溼燥溼,且為藥食同源的佳品,比如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針對脾胃氣虛夾溼證,除了服用藥物,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適當多食這些具有益氣健脾祛溼作用的食物。除此之外,脾虛夾溼證者應少吃空心菜、生蘿蔔、檳榔等耗氣的食物以及甜、黏、油膩的食物。

參苓白朮散在使用時應注意,陰虛火旺證者應慎用,防止參苓白朮散滲溼傷陰。除了參苓白朮散,臨床上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也常用於脾胃氣虛。一般而言,四君子湯為益氣健脾的基礎方,經常加減使用;補中益氣湯側重於補中、昇陽舉陷,對中氣不足證,如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體倦肢軟、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作用顯著,與參苓白朮散應用上有所區別。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讓血糖更好的祕密:早餐和晚餐記住這兩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