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喝碗湯,勝過良藥方”。煲湯一直都是中國人固有的養生習慣,湯被中國人看做是滋補體魄的重要食物,煲湯幾乎是照顧病人的標配,懷孕的孕婦必然要用湯來補身,甚至精神的滋補也叫做心靈雞湯。
湯真的這麼神奇麼?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於康教授在《養生堂》節目中告訴我們:我們關於湯營養的認知原來全錯了!
誤區1:湯裡富含各種營養成分
這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的最大誤區。以雞湯為例,從我們的生活常識來看,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和熬製,雞肉裡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就會跑到湯裡,人體會更加容易吸收,滋補的效果也會更好。不過實際上,湯裡是沒有多少營養的。
儘管雞肉中的營養會有一部分溶於湯內,但是湯中含量最多的卻不是這些營養物質。湯裡真正最多的,是油脂、熱量以及一些沒有營養價值的氨基酸碎片,營養價值並不完整。
誤區2:不吃肉也要喝湯
在煲湯的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油脂、鹽分進入湯內,湯會變得越來越有“滋味”,而湯裡的底料卻往往會失去本來的口感,肉類通常都會變“柴”,魚肉會變“面”,這也是我們通常認為肉沒有營養的原因之一。
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性會說一句:“寧願不吃肉也要把湯都喝了”,不過這一點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做法。看看於康教授給出的資料就知道了。
在一碗瓦罐雞湯中,不管是蛋白質還是其他的微量元素,肉的營養價值都是明顯更高的,而湯卻含有極高的鈉。只喝湯不僅不能補充營養,還會加大鹽分攝入,對身體並無益處。喝湯也要吃肉,才能獲得完整的營養。
誤區3:白色的湯營養更加豐富
我們日常在煲湯的時候講究精心慢熬,認為湯汁越濃白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越豐富,因此一碗好的湯通常需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實際上,濃白的湯往往都是熬出來的油脂形成的,並不是熬出了蛋白質,越濃的奶白色就意味著越高的油脂含量,不僅沒有滋補的功效,甚至還容易催肥,高血脂、肥胖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這種湯的飲用。
!注意:煲得太久的湯容易損壞現有的營養元素,還會讓湯裡的嘌呤增多,容易導致尿酸高,嚴重會引發痛風。
另外,專家還提醒,湯泡飯是一種常見錯誤的喝湯方式。雖然這樣會增加“滋味”,但湯泡飯會減少咀嚼過程,容易導致胃的負擔增加、抗性澱粉難消化。經常食用湯泡飯不僅會造成消化不良,嚴重還有可能導致咀嚼肌萎縮。
這些誤區你中了嗎?記得別浪費一鍋好靚湯,好好喝湯,好好吃肉,你的養生就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