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民間有句俗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通常用來形容醫術不精的醫者,當患者出現疾病的症狀時,只治疼痛的部位,而不追尋病根。

相反,醫術高明的醫者則會仔細觀察病人,根據自己的醫術和長期積累的經驗,找出疾病的源頭所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有的時候頭痛,病因不一定在頭,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出了問題所致。

例如,中醫治療部分就非常重視患者的大便情況,大便的好壞與患者病情的加重有密切的相關性。

為什麼中醫治療肺部的疾病,要重視大便的情況呢?中醫又是怎樣通過調理大便來增強肺的抵抗力?這與一個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相關——「肺與大腸相表裡」。

中醫如何理解「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與大腸相表裡」的理論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合」即相符合之意,在人體五臟六腑中,肺與大腸相符合。

可以理解為肺與大腸生理功能相輔相成,肺與大腸存在著表裡、通守、藏瀉的對立統一關係,這是《內經》對肺與大腸相關性的論述,它們具體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陰陽學說

《靈樞·官能》曰:「左右上下,陰陽表裡。」從肺與大腸在人體內的位置而言,肺居膈以上,大腸居膈以下。如《靈樞·九針》曰:「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因此,在上的肺,屬陽為表,在下的大腸,屬陰為裡。

髒象學說

從人體系統來看,人可分為心肝脾肺腎五大系統,肺與大腸都是肺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們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是協調一致的。

生理狀態

《素靈·微蘊》曰:「肺與大腸,表裡同氣。肺氣化精,滋灌大腸,則腸滑便易。」

一方面,肺臟可以行氣於大腸腑,幫助大腸腑完成生理功能;大腸腑也能行精於肺臟,使肺臟得精氣而藏之。肺氣宣發,精微津液輸布正常,大腸得以濡養,則腸滑而傳導有力。

另一方面,肺主一身之氣,肺氣肅降,行氣於腑,腑氣通降,可傳導糟粕,實現大腸「傳導之官,變化出焉」的功能。大腸為六腑之一,腑氣通降,則穢濁之氣從大腸而出,保證肺氣升降正常。

病理狀態

《素問·咳論篇》曰:「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意思是肺氣耗散太過,失於治節,致大腸傳導失常,發為洩瀉。

《靈樞·四時氣》曰:「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 意思是大腸傳導失司,氣機擁塞,反衝上肺,致肺氣宣降失常,發為咳喘。

由此可見,肺病可及大腸,大腸病變亦能及肺,它們相互致病的產生機制正是相表裡的關係。臨床中也常見肺熱腑實或大腸溼熱氣滯兼有肺熱的患者。

經絡學說

《靈樞·經脈》載:「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兩條經脈除直接相通外,還通過肺與大腸兩經之經別離入出合,形成中途聯絡通道。

《靈樞·經脈》曰:「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取之去腕半,別走陽明也。」「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兩經的表裡配合關係緊密,而且從十二經脈氣血流注來看,經脈氣血自手太陰肺經開始,在食指端流入手陽明大腸經,之後繼續循經流注。

綜上所述,肺與大腸相表裡是肺腸統一性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印證了肺與大腸的密切相關性,肺腸俱屬同一系統,其經脈相互順接,氣機相通,升降一致,二者功能上相輔相成,共同完成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具有統一性。

大腸有問題,肺也會受影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醫經典理論正在被現代科學和醫學不自覺地證實著,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援。

2018年,《科學》期刊曾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其中提到:「參與機體的穩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理過程的天然淋巴細胞,會從腸道遷移到肺部參與肺部免疫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大腸有問題,肺也會受影響,而肺功能恢復的話,在大腸上也會有體現。這一點,與《黃帝內經》裡的肺與大腸相表裡理論不謀而合。

由此可見,要增加肺的抵抗力,有一個新的方向,就是調節好大腸。

如何增強肺的抵抗力?

讓大腸「收」、「放」自如

《素問·靈蘭祕典論》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為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傳導水谷糟粕,因此為傳導之官。

飲食經小腸消化吸收後,其糟粕部分下輸大腸,由大腸繼續吸收其中的水分,變為糞便,繼而排出體外。大腸傳導失常,可致洩瀉或便祕等症。因此,調節大腸需要「收」、「放」自如。

❦ 道家養生功——提肛

提肛,又稱為撮穀道,是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一收一弛的運動,具體操作非常簡單,就是吸氣時稍用意念上提肛門及會陰部,使其肌肉收縮,呼氣時輕輕放下。

這其實就是對肺的呼吸和大腸的肛門的一種共同協調調控,訓練肺氣的宣發肅降和大腸的傳導通滯。

❦ 以通為用——調節腸道菌群

「六腑以通為用」、「六腑以降為順」,這是大腸的正常功能,現代醫學認為,保持大腸通暢的關鍵是腸道微生物的穩態,腸道內棲息著大量的腸道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與人體黏膜免疫系統相互協同維持腸道穩態,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中,幾天飲食不規律、大便不暢,就很容易導致咳嗽、感冒、咽喉發炎、面板長癤子等,特別是小孩子。可見,保持腸道菌群穩態才能做到“以通為用”,才有助於提升肺的抵抗力。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腸道菌群如何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益生菌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