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老劉今年54歲了,按理說到了養生的年齡,然而他卻是個“重度肉食愛好者”,每天吃飯必須餐餐有肉。

祕製醃豬肉、碳烤牛肉、紅燜羊肉,還有隨時能從口袋裡拿出來的火腿腸,都是他的最愛。

然而從一年前起,老劉每次排便腹部都在痛,還出現便血。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復發,不覺得有多大事。但時間長了,症狀愈發嚴重。老劉忍無可忍,就去醫院檢查,發現竟是結腸癌!

吃肉過多會吃出結腸癌?

說到結腸癌,不得不提結腸息肉。實際上,年紀越大的人,越容易出現結腸息肉。結腸息肉是由於在長期飲食中紅肉攝入過多,纖維類食品過少形成的。

雖然息肉有惡性和良性之分,但是80%的結腸息肉都會惡化成結腸癌。

引起結腸息肉5個原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導致腸道息肉的常見原因。不少人忽視了平時的保健,引起感染,造成腸道息肉。據統計,大約有一半患者由於病毒感染所致。

2、遺傳

腸道息肉是家族性腸息肉,如果家族裡有腸道息肉病史或者息肉發生突變可以遺傳給子女(即遺傳到父母有缺陷的抑癌等位基因),這類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患腸道息肉。

3、年齡

息肉的發生,離不開年齡因素。到了40歲,癌變機率會不斷遞增。所以年紀越大,越容易患結腸癌。

4、飲食習慣

飲食不合理也是引起結腸息肉的其中重要原因。經常食用高脂肪、醃製的、辛辣刺激的食品都會引起結腸息肉。

5、排便不及時

憋大便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經常憋大便、或者排便不及時,都會造成糞便堆積,從而刺激腸道粘膜,長期下去粘膜會發生異變,導致結腸息肉。

這3個不經意的症狀,說明發生腸道息肉

1、便血

正常人排便時,糞便大多數為黃褐色。

而患有腸道息肉的患者,在排便的過程中,會受到糞便的擠壓,引起腸道息肉破損出現,再加上其糞便含有鐵元素,就會出現便血,其糞便呈黑色。

臨床資料顯示,有90%以上的結腸癌病例早期被認為是痔瘡復發,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實際上兩者之間是可以辨別:

痔瘡便血特點:

痔瘡出現的便血,多在用力排便時出現,其顏色是鮮紅色,通常附在糞便表面,或者大便後滴血。

結腸癌便血特點:

而結腸癌的便血則是“主動”出血,混雜在大便中,顏色呈暗紅或者黑色。由於腸道粘膜被破壞,排便時會產生較多的粘膜。

2、便祕

經常出現便祕,要懷疑是否因腸道息肉所導致。腸道息肉發展中,體積會變大,有可能引起腸道梗塞,阻止糞便排出,人就容易便祕。

同時,便祕的人要留意是否交替出現腹瀉。腸道息肉會影響腸道功能,一旦腸道功能下降,就會出現腹瀉。

3、腹痛

如果在上廁所時發現腹痛出現疼痛,就要警惕腸道息肉了。在結腸息肉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腸道粘膜損傷,腹部會有不適感,時不時隱隱作痛。

40歲之後,要做好結腸癌的檢查

據臨床資料統計,人一生中有20%的機率會患上結腸癌。所以即使沒有家族遺傳史,還是飲食結構比較健康的人,都要從40歲以後,每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而屬於結腸癌的高發人群,更要從20歲開始做結腸癌篩查。

不要覺得做一次檢查是件費時間的事情,結腸癌屬於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的癌症。

一般如果早期發現結腸癌,那麼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5%。

警惕!結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

結腸癌近10年來發病率瘋狂飆升,增長了97.15%,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肥胖人群的增多。

隨著生活條件變好,越來越多人從解決溫飽到過度飲食,而且年輕人外出就餐頻繁、愛吃紅肉(豬、牛、羊肉)、蔬菜水果攝入量不足,都導致了結腸癌盯上了年輕人。

導致年輕人患結腸癌的危險因素:

加工肉或紅肉:導致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在體內累積;

吸菸: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種致癌物質;

喝酒:過量的酒精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代謝產物具有毒性;

西方飲食模式:精製穀物、漢堡包、薯條等煎炸類食物引起肥胖。

對抗結腸癌,你需要做好這3件事

1、控制體重

肥胖不僅會引起結腸癌,還會引發20多種癌症,所以控制體重勢在必行。

從今天開始,少外出吃飯,多花點時間做飯,改善飲食習慣,每餐肉類、蔬菜、雜糧要均衡,不貪食不挑食。

2、要鍛鍊

鍛鍊和控制體重是環環相扣,除了可以消耗多餘脂肪,還能增強抵抗力。

每週至少3次的運動,可以換來患結腸癌風險降低一半的好處。不要等到在體檢時才後悔,現在開始就運動吧。

3、飲酒適量

從健康角度來說,適當飲酒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心血管疾病,而過度飲酒對身體危害極大。

想要把握如何適量飲酒,男女就要記得:

女性和65歲以上男性,每天飲酒的量應在或低於:355 mL 的啤酒或148 mL 的葡萄酒或44 mL 的烈酒。

65歲以下的男性,可以是此基礎上的2倍,但不能超過。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食物發芽 營養翻倍還是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