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全面推行使用公筷公勺,主要是為最大限度防範和減少共餐引起的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傳播,切斷口口相傳的疾病傳染途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曾出現多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感染者都是在餐桌上與患者密切接觸人員。從病毒傳播的角度來看,大家用自己的筷子同吃一道菜,唾液融入飯菜中,病毒很容易在共餐者之間傳播。因此,公筷公勺、分餐制對疫情防控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公筷公勺、分餐制是歷史演進的結果,但要改變舊習並非易事。記得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當時就提倡用分餐制替代合餐制,公筷代替私筷,以減少病從口入的機率。可為什麼17年過去了,“一雙筷子吃天下”的現象依舊常見?其原因在於中國人在餐桌上的文化意義和情感內涵。中國人吃飯講究氛圍,要在就餐中吃出情趣、吃出感情,大家聚在一張桌上吃飯更顯熱鬧、融洽。晚輩給長輩夾菜以表尊敬、愛戴,朋友之間相互夾菜碰杯則表示親密無間,還有上下級之間等等,一來一往中加強理解與情感交流。如果在餐桌上提議分餐或者使用公筷,會讓人誤解為“嫌棄、有隔閡、另類”之意。疫情之下,全國多地將該理念再次提到議程上來,足以表明公筷公勺勢在必行。

在養成一個習慣之前,觀念更新尤為重要。公筷公勺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應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認識和價值追求。要求短期內馬上見成效難度很大,因此公筷公勺理念的宣傳應該是長期的。新聞媒體以及相關部門要加強文明用餐的宣傳普及,引導公眾轉變思想觀念,使大家真正認識到公筷公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餐飲服務單位要為消費者配備明顯差異的公筷公勺等公用餐飲具;市場監管部門則可以將提供公筷公勺列入飯店評級標準,等等。

除此之外,個人也要加強自律,家庭聚餐或者大型宴會可以設定分餐制或者自助餐形式。同樣,學校也要加強公筷公勺教育,讓孩子從小培養衛生、健康的用餐習慣,並將好習慣帶回家庭,這樣一來文明良好的用餐新風尚將漸成氣候。

公筷公勺絕不單單只是多了一雙筷子、一把勺,還多了一份平安、一份安心。疫情期間,良好的衛生習慣勝過一切靈藥妙方,莫讓文明小細節誤了健康大事。讓我們共同攜手向舊習發出“挑戰書”,讓餐桌更健康、更文明。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季節交替,謹防"缺血性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