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可能對於一部分人群是建議吃的,但是對於另外一部分的人群是絕對不能吃的。但是這裡我們要明確的是有的食物其實在飲食指導上一直在福斯的思維認知中存在誤區。很多時候會導致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和認知,是時候該解釋清楚了。
一、白米飯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白米飯中富含澱粉和糖是眾所周知的,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白米飯的升糖指數是非常高的。而且在早先有研究證實,過多的攝入精白米飯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的認知中認為白米飯是絕對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的。事實上,白米飯真的是這樣危險的一種食物嗎?其實從上面的研究證實來看,精白米飯是可以導致患糖尿病風險增高,但不是說明白米飯就一定是糖尿病的罪魁禍首,並非天天吃白米飯的人就一定會有糖尿病。
另外,白米飯的升糖指數確實是很高的,但是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身體的調節功能足以進行血糖的調節,所以吃白米飯也不會過分的影響血糖指數。況且得不得糖尿病並非只是飲食導致的,糖尿病是否會患上還有運動,食物營養失衡等因素的影響存在。
二、雞蛋黃中的膽固醇過高,不吃?
這一觀念很長時間一直固執的存在於中老年人群中,這個年齡段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較高,它們認為雞蛋黃攝入之後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更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很少吃雞蛋黃。
實際上,要明確的是食物中含有的膽固醇並不等同於血液中的膽固醇,因此飲食攝入的膽固醇對於血液中膽固醇指數的影響是較小的。另外雞蛋富含了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等物質,這些物質的攝入是可以很好的提高膽固醇水平,增加體內胰島素的敏感度,是有利於調節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控好雞蛋的攝入量,一般建議健康人群一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了。如果是本身有高血脂的存在,那麼建議別吃全蛋黃,吃半個蛋黃是沒有問題的。
三、水果別吃無籽的,因為含有大量的激素?
隨著種植技術食物進步,現在市場上會出現很多的水果宣稱是無籽的,例如無籽西瓜、無籽柑橘等,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出現無籽水果,是因為在種植和培育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激素,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水果。
事實上,市面上的很多無籽水果是天然的無籽品種,而非天然品種的無籽水果也是經過雜交培育、加入安全的植物生長劑之後再經過無核化處理才長成的。所以無籽水果的攝入其實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反而在培育的過程中會節省下因為種子發育而需要的營養成分,將這部分營養成分供給果實本身,這種情況下的果實品質會更加的高。
#哆咖醫生超能團##糖尿病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