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人口胃病的發生率高達80%,並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長。而且近年來胃病的發病更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所以胃部的健康應該被國人重視與關注。

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胃問題,輕是胃腸不適、胃脹氣、重則出現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甚至是胃癌,而造成胃部不適與胃部疾病的原因很多,有關不當飲食、過度飲酒、長期熬夜等都是主要原因,然後,很多人卻忽略了,其實服用某些藥物也會造成胃部不適或傷害,特別是我們平常非常熟悉的3種藥物。

一、胃藥:

說吃胃藥會傷胃,這話聽起來真的矛盾,胃藥不是用來保護胃部的嗎?為什麼吃胃藥反而會傷胃?

大家普遍認為吃藥傷胃,配胃藥吃才顧胃,所以喜歡吃藥配胃藥,但其實多數的藥都不需要配胃藥吃,有些藥物搭配製酸劑反而影響藥效,久而久之對身體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一般人所熟知的胃藥,正確的說法應該叫制酸劑。其成分主要為金屬離子的化合物,例如鎂、鋁或鈣的鹼性化合物,主要用來中和胃酸,緩解或預防因胃酸過多引起的心灼感、胃脹氣、胃酸消化不良等症狀,但醫師並不建議單獨用來治療嚴重消化性潰瘍。

而如果制酸劑吃得太過量,長期下來,胃內胃液量少,酸鹼值高,可能造成胃腸細菌菌落失調,此外,其中的鎂鹽會產生緩瀉作用,而鋁鹽則容易產生便祕現象。

二、非甾體類消炎藥: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常用於緩解發燒、疼痛及減輕發炎,然而,NSAIDs大多屬於酸性物質,它會直接刺激胃腸黏膜;

同時也會抑制保護胃腸黏膜的內生性凝血途徑,而造成胃腸道損傷。代表藥物如阿司匹林,在心臟病患的眼裡,阿司匹林顯然已經成為抗血栓護心的最佳利器,但長期服用的副作用也不少,其中就包括容易造成胃出血,即使是新一代腸溶型阿司匹林,造成胃出血的機率仍有3%,因為阿司匹林成分中的乙醯水楊酸能溶於脂肪中形成脂溶性阿司匹林,其彌散性高,易進入細胞膜,對胃粘膜的有直接刺激作用,同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凝血,造成胃黏膜出血。

為避免第一個傷害,已有藥廠將藥物設計成腸溶錠,讓藥物不會溶解在酸性的胃中,直到進入小腸才會溶解,減輕對胃的刺激,如果NSAIDs的腸溶劑搭配製酸劑,就會把胃酸中和,使得藥物提前在胃裡崩解,反而破壞原有劑型設計的美意,可能對胃部造成傷害。

至於第二個傷胃的原因至今仍然存在,所以有研究指出,以制酸劑來降低胃腸道的副作用成效並不佳。

所以食藥署也提醒,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病史的病患應小心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建議病患在用藥之前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後再用藥

雖然說以上兩種藥物會傷胃,但並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吃,一般而言,藥物之所以會傷胃,絕大多數都是和使用藥物的劑量大,療程長,使用不當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了減低這些藥物對胃部帶來的傷害,建議患者在用藥時,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後再進行用藥,這樣才能降低對胃部造成傷害的機率。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建議愛喝茶的人,喝“明前茶”時,一定要注意這3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