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天氣正在逐漸轉暖,但春季的冷空氣也是不可忽視的,俗話說“春捂秋凍”,尤其對於一些經常筋骨關節疼痛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保暖。

在中醫裡,一般把有筋骨關節疼痛這種症狀的病歸為痺證,它除了會有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等症狀外,還可能產生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痺症常常反覆發作,除了吃藥外,日常的保養和輔助治療也必不可少。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藥浴療法,幫助大家緩解病痛!

首先,大家可以自己根據一些症狀來初步判斷一下屬於哪種痺症。

行痺:痛疼遊走不定

痛痺:痛勢較甚,痛有定處為痛痺,若伴有遇寒加重的症狀,則說明有邪;

著痺:關節痠痛,漫腫,有沉重和附著感,說明邪比較旺盛;

熱痺:關節腫脹,肌膚掀紅灼熱疼痛。

痰痺:關節疼痛日久,腫脹侷限,或者皮下有結節

瘀血痺:關節腫脹,僵硬,疼痛不移,肌膚有紫暗或者瘀斑

在臨床上一般不會單獨出現一種痺症,常常是多種痺症聯合出現,比如風寒溼痺、風溼熱痺、痰瘀痺阻等,具體情況可以讓專業醫師進行判斷。

根據自己的證型,就可以在家進行藥浴治療啦!(最好再讓專業醫師指導一下哦。)

1行痺方

組成:豨薟草,紫花地丁,桂枝,木防己,桑樹根皮,防風,蒼朮各,生川芎,生草烏,生南星,紅花,全蟲,絲瓜絡,麻黃,細辛,白酒。

功效主治:適用於痺症見於肢體關節疼痛,疼痛呈遊走性

藥浴方法:燻洗法、足浴法。將藥物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兌入白酒後文火再煎,煮沸20分鐘後趁熱燻洗患處,待藥溫降至45℃左右浴足,每天2次,每次30分鐘,藥冷再熱。20天為1個療程。

2痛痺方

組成:制川烏,制草烏,細辛,麻黃,當歸。

功效主治:主治下肢風寒溼痺,對寒邪偏盛,疼痛嚴重者尤為適宜。

藥浴方法:將藥物置鍋內,加水2000毫升,煮30-40分鐘。去渣取汁,取藥汁趁熱燻洗患處,並用毛巾蘸藥汁熱敷之。水溫降至45℃,倒入足浴盆,泡足30分鐘,每晚1次,重症病人早晚各1次。2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防止受風寒。

3著痺方

組成:秦艽,防己,獨活,豨薟草,木瓜,青風藤,細辛。

功效主治:除溼通絡,祛風散寒。

藥浴方法:燻熨法。將藥物共研粗末,一併裝入布袋內。先以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以上。趁熱先燻後洗,繼用藥袋熱熨患處。外洗時將患處浸入藥液內,要略加活動,幅度可逐漸加大,以利血液執行。每次燻浴熱熨半小時以上,每天1次。20天為一個療程。

4熱痺方

組成:桑枝,海桐皮,忍冬藤,雞血藤,豨薟草,海風藤,絡石藤。

功效主治:主治風溼熱痺導致關節疼痛,可涉及一個或多個關節,活動不便,區域性灼熱紅腫,得冷則舒。

藥浴方法:區域性洗浴法。諸藥共研細末,以紗布包好,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鐘,過濾去渣,可用消毒毛巾蘸藥液擦拭患處,並趁熱洗浴患處。每天1次,每次約30分鐘,20天為一個療程。

注意事項:防止受寒。

5關節痺痛方

組成:葛根,桂枝,黃柏,獨活,絡石藤,伸筋草,豨薟草,海桐皮,雞血藤,知母,生川烏,鉤藤,乳沒,威靈仙,白芥子,赤芍,虎杖,土茯苓,三稜,莪術,蜈蚣。

功效主治: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疼痛變形

藥浴方法:燻洗、熱敷法。加水適量煎煮3次,每次40分鐘以上,取藥液2000毫升,燻洗、熱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30分鐘。一劑藥用50天,30天為1療程。

除了治療,日常的調護保養也必不可少哦!

1應注意防風,防寒,防潮,避免住在暑溼的地方。如果久居溼地的話,應注意保暖,免受風寒溼邪的侵襲。

2如果因為勞作運動而出汗,切記不要貪涼吹風,也不要在身體還發熱的時候冷水浴,汗溼的內衣應及時更換。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樂觀的心境,攝入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4痺證初發,應積極治療,防止疾病加重。病情較重者應臥床休息。行走不便者,應防止跌倒,以免發生骨折。長期臥床者,既要保持病人肢體的功能位,有利於關節功能恢復,還要經常變換體位,防止褥瘡發生。

5痺證常纏綿難愈,需長期治療,可將藥物做成膏劑、丸劑等,便於病人長期服藥。除內服藥物治療外,可配合針灸、推拿、膏藥外敷等輔助治療。

祝大家早日不再疼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大家健康超能團#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新生兒顱腦多種先天發育畸形,您能看出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