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第一節 感冒

衛表不和致感冒,風寒敗毒或達表,

風熱銀翹使辛涼,暑溼新加香薷飲,

氣虛之人蔘蘇飲,加減葳蕤陰虛造。

(一)常人感冒

1、風寒感冒:辛溫解表——荊防敗毒散或荊防達表湯(筆試本證型為風寒束表)

2、風熱感冒: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筆試本證型為風熱犯表)

3、暑溼感冒:清暑祛溼解表——新加香薷飲(筆試本證型為暑溼傷表)

(二)虛體感冒

1、氣虛感冒:益氣解表——參蘇飲

2、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葳蕤湯化裁

第二節 咳嗽

外感咳嗽寒熱燥,風寒止嗽合三拗,

風熱桑菊隨加減,乾咳桑杏治風燥。

痰溼二陳合三子,痰熱清金宜化痰,

肝火瀉白黛蛤兼,陰虧沙蔘麥冬湯。

(一)外感咳嗽

1、風寒襲肺: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嗽散

2、風熱犯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3、風燥傷肺: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

(二)內傷咳嗽

1、痰溼蘊肺:燥溼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2、痰熱鬱肺: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3、肝火犯肺:清肺瀉肝,順氣降火——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

4、肺陰虧耗: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沙蔘麥冬湯

第三節 哮病

哮必兼喘哮鳴聲,病位主肺聯脾腎,

冷哮青龍射麻專,定喘越婢主熱哮,

風痰三子把功建,寒包熱哮也常見,

小青龍加石膏全,虛哮納腎固本方,

六君健脾又補肺,生脈金水肺腎安。

(一)發作期

1、冷哮證: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

2、熱哮證: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3、寒包熱哮證:解表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朴麻黃湯

4、風痰哮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親東加味

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平喘固本湯

(二)緩解期

1、肺脾氣虛: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

2、肺腎兩虛: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第四節 喘證

喘分虛實肺腎關,張口抬肩鼻翼煽;

風寒痰鬱裡熱型,麻黃桑白麻石甘;

痰濁二陳三子合,肺氣鬱閉五磨專;

生脈補肺肺金虛,腎虛腎氣參蛤散;

正虛喘脫是急症,參附湯送黑錫丹。

(一)實喘

1、風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解表清裡,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東加味

3、痰熱鬱肺:清熱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鬱痺:開鬱降氣平喘——五磨飲子

(二)虛喘

1、肺氣虛耗:補肺益氣養陰——生脈散合補肺湯

2、腎虛不納: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正虛喘脫:扶陽固脫,鎮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第五節 肺癆

肺癆陰虧用月華,虛火百合秦艽甲;

保真參苓氣陰耗,補天大造陰陽消。

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月華丸

2、虛火灼肺:滋陰降火——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益氣養陰——保真湯或參苓白朮散

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

第六節 肺脹

痰濁飲瘀共肺脹,外寒裡飲小青龍;

並見痰濁與痰熱,蘇三越婢或桑皮,

滌痰水泛真武苓,平喘補肺肺腎虧。

1、外寒裡飲:溫肺散寒,化痰降逆——小青龍湯

2、痰濁壅肺:化痰降氣,健脾益肺——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親湯

3、痰熱鬱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湯或桑白皮湯

4、痰蒙神竅:滌痰,開竅,息風——滌痰湯

5、陽虛水泛:溫腎健脾,化飲利水——真武湯合五苓散

6、肺腎氣虛:補肺納腎,降氣平喘——平喘固本湯和補肺湯

第七節 心悸

夜不成寐心脾傷,心悸虛怯定志湯,

心血不足歸脾施,陽虛桂甘合參附,

苓桂術甘水凌心,陰虛天王合硃砂,

桃仁紅花治瘀阻,痰火擾心溫膽連。

1、心虛膽怯:鎮驚定志,養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歸脾湯

3、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4、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苓桂術甘湯

5、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心安神——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

6、瘀阻心脈: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

7、痰火擾心: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黃連溫膽湯

第八節 胸痺

胸痺陰陽氣血虛,陰寒痰濁並血瘀;

血府逐瘀治瘀阻,柴胡疏肝氣滯除;

痰壅蔞薤合滌痰,寒凝枳薤當歸宣;

生脈養榮氣陰虛,天王炙草心腎宜;

心腎陽虛末不溫,參附湯合右歸飲。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脈止痛——血府逐瘀湯

2、氣滯心胸: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柴胡疏肝散

3、痰濁閉阻:通陽洩濁,豁痰宣痺——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4、寒凝心脈:辛溫散寒,宣通心陽——枳實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5、氣陰兩虛:益氣養陰,活血通脈——生脈散合人蔘養榮湯

6、心腎陰虛:滋陰清火,養心和絡——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7、心腎陽虛:溫補陽氣,振奮心陽——參附湯合右歸飲

第九節 不寐

不寐虛實當首辨,肝火龍膽痰溫膽;

心脾兩虛歸脾贊,陰虛六味交泰嘆;

心膽氣虛定志丸,共合酸棗安睡眠。

1、肝火擾心:疏肝瀉火,鎮心安神——龍膽瀉肝湯

2、痰熱擾心:清化痰熱,和中安神——黃連溫膽湯

3、心脾兩虛: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歸脾湯

4、心腎不交: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5、心膽氣虛:益氣鎮驚,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第十節 癇病

癇病定癇治風痰,痰火滌痰並龍膽;

瘀阻腦絡通竅宜,六君歸脾益心脾;

癇病日久心腎虧,天王補心合左歸。

1、風痰閉阻:滌痰息風,開竅定癇——定癇丸

2、痰火擾神:清熱瀉火,化痰開竅——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瘀阻腦絡:活血化瘀,息風通絡——通竅活血湯

4、心脾兩虛:補益氣血,健脾寧心——六君子湯合歸脾湯

5、心腎虧虛:補益心腎,潛陽安神——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

第十一節 胃痛

胃痛寒熱虛實分,寒邪客胃香良附;

肝氣犯胃柴胡疏,溼熱中阻清中除;

飲食傷胃保和丸,瘀血丹蔘失笑散;

一貫芍甘陰虛更;黃芪建中虛寒型。

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行氣止痛——香蘇散合良附丸

2、飲食傷胃: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氣犯胃: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

4、溼熱中阻:清化溼熱,理氣和胃——清中湯

5、瘀血停胃:化瘀通絡,理氣和胃——失笑散合丹蔘飲

6、胃陰虧耗:養陰益胃,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黃芪建中湯

第十二節 嘔吐

嘔吐氣逆胃失和,食滯內停用保和;

藿香正氣邪犯胃,小夏苓桂痰飲溫;

四七疏肝又降逆,香砂六君胃虛醫;

脾胃陽虛用理中,胃陰不足麥門冬。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濁和中——藿香正氣散

2、食滯內停: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飲中阻:溫中化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四七湯

5、脾胃氣虛:健脾益氣,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湯

6、脾胃陽虛: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湯

7、胃陰不足:滋養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

第十三節 腹痛

腹痛臟腑氣血分,寒熱虛實審病因;

寒邪良附正天散,枳實導滯積滯專;

肝鬱氣滯柴胡疏,瘀血內停少腹逐;

溼熱壅滯大承氣,中虛髒寒小建中。

1、寒邪內阻:散寒溫裡,理氣止痛——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溼熱壅滯:洩熱通腑,行氣導滯——大承氣湯

3、飲食積滯: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枳實導滯丸

4、肝鬱氣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內停:活血化瘀,和絡止痛——少腹逐瘀湯

6、中虛髒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小建中湯

第十四節 洩瀉

洩瀉脾虛溼盛機,寒溼藿香正氣施;

葛根芩連治溼熱,食滯腸胃用保和;

痛瀉要方肝乘脾,參苓四神脾腎醫。

1、寒溼內盛:芳香化溼,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散

2、溼熱傷中:清熱利溼,分利止瀉——葛根芩連湯

3、食滯腸胃:消食導滯,和中止瀉——保和丸

4、肝氣乘脾:抑肝扶脾——痛瀉要方

5、脾胃虛弱:健脾益氣,化溼止瀉——參苓白朮散

6、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

第十五節 痢疾

痢疾溼熱芍藥攻,疫毒解毒白頭翁;

寒溼不換正氣散,陰虛和營駐車丸;

真人桃花虛寒痢,休息烏梅或連理。

1、溼熱痢:清腸化溼,調氣和血——芍藥湯

2、疫毒痢:清熱解毒,涼血除積——白頭翁湯

3、寒溼痢:溫中燥溼,調氣和血——不換金正氣散

4、陰虛痢:養陰和營,清腸化溼——駐車丸

5、虛寒痢: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桃花湯合真人養髒湯

6、休息痢:溫中清腸,調氣化滯——連理湯

第十六節 便祕

便祕熱結麻子仁,冷祕散寒溫脾陽;

氣機鬱滯腑氣閉,六磨氣結能解急;

黃芪湯擅氣不運,尊生潤腸治血虛;

增液行舟陰虛棒,濟川通便又溫陽。

1、熱祕:洩熱導滯,潤腸通便——麻子仁丸

2、氣祕:順氣導滯——六磨湯

3、冷祕:溫裡散寒,通便止痛——溫脾湯

4、氣虛祕:益氣潤腸——黃芪湯

5、血虛祕:養血潤燥——潤腸丸

6、陰虛祕:滋陰通便——增液湯

7、陽虛祕:溫陽通便——濟川煎

第十七節 脅痛

脅痛病源主肝膽,實多虛少氣血辨;

肝氣鬱滯用柴胡,瘀血復元或血府;

肝膽溼熱用龍膽,養陰柔肝一貫煎。

1、肝鬱氣滯: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

2、肝膽溼熱:清熱利溼——龍膽瀉肝湯

3、瘀血阻絡:祛瘀通絡——血府逐瘀湯或復元活血湯

4、肝絡失養:養陰柔肝——一貫煎

第十八節 黃疸

黃疸病由溼邪生,色分晦暗與鮮明;

陽黃熱重用茵陳,溼多甘露合五苓;

膽腑鬱熱大柴胡,急黃疫毒犀角出;

茵陳術附寒溼阻,黃芪建中脾虛補;

溼熱留戀四苓妙,柴胡歸芍肝脾調;

尚有氣滯血瘀型,逍遙鱉甲隨證定;

(一)陽黃

1、熱重於溼:清熱通腑,利溼退黃——茵陳蒿湯

2、溼重於熱:利溼化濁運脾,佐以清熱——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膽腑鬱熱:疏肝洩熱,利膽退黃——大柴胡湯

4、疫毒熾盛(急黃):清熱解毒,涼血開竅——《千金》犀角散加味

(二)陰黃

1、寒溼阻遏:溫中化溼,健脾和胃——茵陳術附湯

2、脾虛溼滯:健脾養血,利溼退黃——黃芪建中湯

(三)黃痕消退後的調治

1、溼熱留戀:清熱利溼——茵陳四苓散

2、肝脾不調:調和肝脾,理氣助運——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湯

3、氣滯血瘀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逍遙散合鱉甲煎丸

第十九節 鼓脹

鼓脹氣血水交凝,肝脾腎臟常俱病;

氣水柴胡合胃苓,瘀水互結調營飲;

水溼實脾溫而行,水熱中消合茵陳;

六味一貫主陰虛,濟生附苓陽虛定。

(一)常證(只考常證)

1、氣滯溼阻:疏肝理氣,運脾利溼——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湯

2、水溼困脾:溫中健脾,行氣利水——實脾飲

3、水熱蘊結:清熱利溼,攻下逐水——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

4、瘀結水留:活血化瘀,行氣利水——調營飲

5、陽虛水盛:溫補脾腎,化氣利水——附子理苓湯或濟生腎氣丸

6、陰虛水停:滋腎柔肝,養陰利水——一貫煎合六味地黃丸

第二十節 頭痛

頭痛外感與內傷,循經用藥效非常;

風寒川芎茶調卓,風熱芎芷溼羌活;

天麻鉤藤肝陽亢,痰濁半夏血四物;

腎虛補元瘀通竅,益氣升清聰明湯。

(一)外感頭痛

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止痛——川芎茶調散

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和絡——芎芷石膏湯

3、風溼頭痛:祛風勝溼通竅——羌活勝溼湯

(二)內傷頭痛

1、肝陽頭痛:平肝潛陽息風——天麻鉤藤飲

2、血虛頭痛:養血滋陰,和絡止痛——加味四物湯

3、痰濁頭痛:健脾燥溼,化痰降逆——半夏白朮天麻湯

4、腎虛頭痛:養陰補腎,填精生髓——大補元煎

5、瘀血頭痛:活血化瘀,通竅止痛——通竅活血湯

6、氣虛頭痛:健脾益氣升清——益氣聰明湯(助理不考本證)

第二十一節 眩暈

眩暈風火痰瘀虛,肝脾腎臟辨虛實;

肝陽痰瘀清竅擾,天麻半夏通竅好;

氣血虧虛歸脾妙,腎虧左歸右歸寶。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清火息風——天麻鉤藤飲

2、氣血虧虛:補益氣血,調養心脾——歸脾湯

3、腎精不足:滋養肝腎,益精填髓——左歸丸

4、痰濁上蒙:化痰祛溼,健脾和胃——半夏白朮天麻湯

5、瘀血阻竅:活血化痰,通竅活絡——通竅活血湯

第二十二節 中風

中風不遂口眼喎,氣血逆亂陰陽乖;脈絡在表風痰阻,半夏桃仁紅花煎;天麻鉤藤內風狂,鎮肝息風制暴陽。中髒昏僕不知人,閉證脫證要細分;身熱燥擾為陽閉,羚角安宮開竅急;陰閉滌痰蘇合香,參附生脈固脫忙。

中風後遺治頗難,鍼灸推拿並鍛鍊;風痰阻絡解語丹,氣虛血瘀補陽還;肝腎陰虛下元衰,地黃飲子左歸採。

(一)急性期——中經絡

1、風痰瘀阻:息風化痰,活血通絡——半夏白朮天麻湯合桃仁紅花煎

2、風陽上擾:平肝潛陽,活血通絡——天麻鉤藤飲

3、陰虛風動:滋陰潛陽,息風通絡——鎮肝息風湯

(二)急性期——中腑臟

1、閉證

(1)陽閉證:清肝息風,豁痰開竅——羚羊角湯合安宮牛黃丸

(2)陰閉證:豁痰息風,辛溫開竅——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2、脫證(陰竭陽亡):回陽救陰,益氣固脫——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

(三)恢復期

1、風痰瘀阻:搜風化痰,行瘀通絡——解語丹

2、氣虛絡瘀:益氣養血,化瘀通絡——補陽還五湯

3、肝腎虧虛:滋養肝腎——左歸丸合地黃飲子

第二十三節 顫證(助理不要求)

顫證肝風內動機,天麻鎮肝合方息;

痰熱導痰羚角鉤,人蔘養榮氣血優;

龜鹿定珠髓海虧,地黃飲子陽氣微。

1、風陽內動:鎮肝息風,舒筋止顫——天麻鉤藤飲合鎮肝息風湯

2、痰熱風動:清熱化痰,平肝息風——導痰湯合羚角鉤藤湯

3、氣血虧虛:益氣養血,濡養筋脈——人蔘養榮湯

4、髓海不足:填精補髓,育陰息風——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珠

5、陽氣虛衰:補腎助陽,溫煦筋脈——地黃飲子

第二十四節 水腫

水腫首先辨陰陽,風水越婢加術湯;

溼毒浸淫連軺豆,共合五味消毒投;

水溼五皮合胃苓,溼熱壅盛疏鑿飲;

實脾溫陽又利水,濟生真武腎陽微;

瘀水互結三焦阻,桃紅五苓司決瀆。

(一)陽水

1、風水相搏:疏風清熱,宣肺行水——越婢加術湯

2、溼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溼消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

3、水溼浸漬:運脾化溼,通陽利水——五皮飲合胃苓湯

4、溼熱壅盛:分利溼熱——疏鑿飲子

(二)陰水

1、脾陽虛衰:健脾溫陽利水——實脾飲

2、腎陽衰微:溫腎助陽,化氣行水——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

3、瘀水互結:活血祛瘀,化氣行水——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

第二十五節 淋證

淋證澀痛小便頻,熱石血氣膏勞分;

八正石韋小薊飲,沉香萆薢山藥斟;

補中知柏膏淋湯,氣血膏淋虛莫忘。

1、熱淋:清熱利溼通淋——八正散

2、石淋:清熱利溼,排石通淋——石韋散

3、血淋:清熱通淋,涼血止血——小薊飲子

4、氣淋:理氣疏導,通淋利尿——沉香散

5、膏淋:清熱利溼,分清洩濁——程氏萆薢分清飲

6、勞淋:補脾益腎——無比山藥丸

第二十六節 鬱證

鬱證柴胡疏肝氣,化火逍遙配丹梔;

半夏厚朴梅核順,甘麥大棗髒躁潤;

心脾兩虛用歸脾,天王六味心腎宜。

1、肝氣鬱結:疏肝解鬱,理氣暢中——柴胡疏肝散

2、氣鬱化火:疏肝解鬱,清肝瀉火——丹梔逍遙散

3、痰氣鬱結:行氣開鬱,化痰散結——半夏厚朴湯

4、心神失養:甘潤緩急,養心安神——甘麥大棗湯

5、心脾兩虛:健脾養心,補益氣血——歸脾湯

6、心腎陰虛:滋養心腎——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

第二十七節 血證

鼻衄熱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龍膽煎;補氣攝血歸脾贊,區域性用藥效更添。

齒衄胃火循經衝,清胃瀉心合方攻;肝腎陰虧相火浮,六味地黃茜根伍。

咳血總由肺中來,燥熱桑杏湯化裁;瀉白黛蛤清肝火,陰虛肺熱百合瘥。

吐血總由胃吐出,瀉心十灰胃熱著;肝火犯胃龍膽主,氣虛血溢歸脾補。

便血腸道溼熱致,地榆散或槐角施;氣虛不攝用歸脾,脾胃虛寒黃土醫。

尿血溼熱小薊飲,相火知柏地黃斟;脾虛不統用歸脾,無比山藥腎虛宜。

紫斑肌膚色青紫,血熱妄行十灰施;陰虛火旺茜根散,氣不攝血歸脾專。

(一)鼻衄

1、熱邪犯肺:清洩肺熱,涼血止血——桑菊飲

2、胃熱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

4、氣血虧虛:補氣攝血——歸脾湯

(二)齒衄

1、胃火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瀉心湯

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六味地黃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熱傷肺:清熱潤肺,寧絡止血——桑杏湯

2、肝火犯肺: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瀉白散合黛蛤散

3、陰虛肺熱:滋陰潤肺,寧絡止血——百合固金湯

(四)吐血

1、胃熱壅盛:清胃瀉火,化瘀止血——瀉心湯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瀉肝清胃,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

3、氣虛血溢:健脾益氣攝血——歸脾湯

(五)便血

1、腸道溼熱:清化溼熱,涼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2、氣虛不攝:益氣攝血——歸脾湯

3、脾胃虛寒:健脾溫中,養血止血——黃土湯

(六)尿血

1、下焦溼熱:清熱利溼,涼血止血——小薊飲子

2、腎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知柏地黃丸

3、脾不統血:補中健脾,益氣攝血——歸脾湯

4、腎氣不固:補益腎氣,固攝止血——無比山藥丸

(七)紫斑

1、血熱妄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十灰散

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寧絡止血——茜根散

3、氣不攝血:補氣攝血——歸脾湯

第二十八節 消渴

消渴陰虛燥熱殃,肺熱津傷消渴方,

中消玉女胃火煬,氣陰虧虛白朮忙;

下消腎虛分陰陽,六味地黃腎氣藏。

(一)上消

1、肺熱津傷: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二)中消

1、胃熱熾盛:清胃瀉火,養陰增液——玉女煎

2、氣陰虧虛:益氣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朮散

(三)下消

1、腎陰虧虛:滋陰固腎——六味地黃丸

2、陰陽兩虛:滋陰溫陽,補腎固澀——金匱腎氣丸

第二十九節 癭病 (助理不要求)

情志水土致癭病,氣鬱痰阻用舒鬱;

痰瘀玉壺天王一,梔子清肝消瘰予。

1、氣鬱痰阻:理氣舒鬱,化痰消癭——四海舒鬱丸

2、痰結血瘀:理氣活血,化痰消癭——海藻玉壺湯

3、肝火旺盛:清肝瀉火,消癭散結——梔子清肝湯合消瘰丸

4、心肝陰虛:滋陰降火,寧心柔肝——天王補心丹或一貫煎

第三十節 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病纏綿,氣血陰陽臟腑辨;

補中歸脾清骨散,金匱腎氣效力專;

氣鬱血瘀痰溼鬱,丹梔血府溫膽取。

1、陰虛發熱:滋陰清熱——清骨散或知柏地黃丸

2、血虛發熱:益氣養血——歸脾湯

3、氣虛發熱:益氣健脾,甘溫除熱——補中益氣湯

4、陽虛發熱:溫補陽氣,引火歸原——金匱腎氣丸

5、氣鬱發熱:疏肝理氣,解鬱洩熱——丹梔逍遙散

6、痰溼鬱熱:燥溼化痰,清熱和中——黃連溫膽湯閤中和湯或三仁湯

7、血瘀發熱: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

第三十一節 癌病(助理不要求)

扶正祛邪治癌病,氣鬱痰瘀越鞠積;

熱毒犀黃溼熱瀉,瘀毒如刺逐瘀去;

氣陰不足尋生脈,氣血十全大補丸。

1、氣鬱痰瘀:行氣解鬱,化痰祛瘀——越鞠丸合化積丸

2、熱毒熾盛:清熱涼血,解毒散結——犀角地黃湯合犀黃丸

3、溼熱鬱毒:清熱利溼,解毒散結——龍膽瀉肝湯合五味消毒飲

4、瘀毒內阻:活血化瘀,理氣散結——血府逐瘀湯

5、氣陰兩虛:益氣養陰,扶正抗癌——生脈地黃湯

6、氣血雙虧:益氣養血,扶正抗癌——十全大補丸

第三十二節 痺證

痺證風寒溼熱襲,行痺走遊防風取;

痛痺寒甚用烏頭,著痺溼重薏苡收;

熱痺白虎宣痺湯,痰瘀痺阻雙合康;

肝腎虧虛重治本,獨活寄生或榮筋。

(一)風寒溼痺

1、行痺:祛風通絡,散寒除溼——防風湯

2、痛痺:散寒通絡,祛風除溼——烏頭湯

3、著痺:除溼通絡,祛風散寒——薏苡仁湯

(二)風溼熱痺:清熱通絡,祛風除溼——白虎加桂枝湯或宣痺湯

(三)痰瘀痺阻證:化痰行瘀,蠲痺通絡——雙合湯

(四)肝腎虧虛證:培補肝腎,舒筋止痛——獨活寄生湯

第三十三節 痿證

痿證崇經取陽明,補中益氣合參苓;

肺熱津傷清燥救,溼熱浸淫二妙休;

肝腎虧損虎潛丸,瘀阻聖愈補陽還。

1、肺熱津傷:清熱潤燥,養陰生津——清燥救肺湯

2、溼熱浸淫:清熱利溼,通利經脈——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虛弱:補中益氣,健脾升清——參苓白朮散合補中益氣湯

4、肝腎虧損:補益肝腎,滋陰清熱——虎潛丸

5、脈絡瘀阻:益氣養營,活血行瘀——聖愈湯合補陽還五湯

第三十四節 腰痛

腰痛脈痺府失養,寒溼甘姜苓術湯;

溼熱四妙瘀身痛,腎虛左陰右陽方。

1、寒溼腰痛:散寒行溼,溫經通絡——甘姜苓術湯

2、溼熱腰痛:清熱利溼,舒筋止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身痛逐瘀湯

4、腎虛腰痛

(1)腎陰虛:滋補腎陰,濡養筋脈——左歸丸

(2)腎陽虛:補腎壯陽,溫煦經脈——右歸丸

【注:操作考試時所寫方後面一律加“加減”】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看看這張圖 | 幫你了解,肚子疼到底是哪裡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