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單穴功用】

中脘,又名胃脘、太倉、上紀、中管、胃募。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為任脈經穴,又為任脈與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足陽明胃交會穴,胃的募穴,腑之會穴,回陽九針穴之一。有調升降、和胃氣、理中焦、化溼滯、祛痰飲之功。用於治療胃脘痛(類似急、慢性胃炎,菱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嘔吐、吞酸、食慾缺乏、腹脹、腸鳴、腹痛、便秘、腹瀉、痢疾、失眠等症。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虛三里、鬼邪。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1英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為足陽明胃經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脛骨外側,兩筋之間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該穴乃本經脈氣所入,為合土穴,又是四總穴、回陽九針穴之一。它既能調理胃腸,理氣消脹,化積導滯,行氣止痛,利水消腫,用於治療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內傷食積、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噯腐食臭、胸膈脹飽、大便不調、小便不暢、水腫、瀉洩、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氣平喘,用於治療咳嗽痰喘諸症;還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和胃安眠、強體健身,用於治療下肢痿痺、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胃氣不足、髒氣虛憊、小兒疳積、胃不和則臥不安諸症。

【伍用功能】

中脘為任脈經穴,腑之會穴,胃之募穴,有調升降、和胃氣、化溼滯、理中焦、消脹滿之功;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入,既是合土穴,又是下合穴,有調理腸胃、理氣消脹、行氣止痛、健脾和胃、消積導滯、利水消腫、化痰止咳、降氣平喘、調和氣血、和胃安眠、強體健身之力。

中脘穴居於胃腑之上,為病所取穴;足三里為本經循經遠道配穴。中脘以升清為主;足三里以降濁為要。二穴伍用,一上一下,一近一遠,一升一降,相互促進,相互為用,健脾胃、促運化,理氣機、和氣血,消脹除滿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各種胃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痢疾等)。

2.內傷食積,小兒消化不良等症。

3.胃下垂諸症。

4.痰飲諸症。

5.中暑吐瀉等症。

6.黃疸、四肢無力等症。

【操作法】

中脘:仰臥,於(胸)岐骨與臍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直刺1~1.2寸,亦可向下、向兩側前下方斜刺。

【經驗】

中脘—足三里伍用,出自《雜病穴法歌》:"水腫水分與復溜,脹滿中脘三里揣。"《行針指要歌》:"或針痰,先針中脘、三里間。"《玉龍經》:"黃疸四肢無力,中脘、足三里。"按:中脘、足三里伍用,善治各種胃病,故為大家所習用。其伍用機制,《內經》雲:"陽明之上,燥氣治之,燥者陽明之本也。"胃腑稟此燥氣,故能消腐水谷,若燥氣不足,則水谷內停矣;燥氣太過,則又為中消、噎膈等症。二穴合用,專理胃腑,兼治腹中一切疾病。主取中脘,以其為六腑之會,胃之募穴也;輔以足三里,以應中脘而安胃也。審其證屬脾胃虛寒,症見飲食不下,積聚脹痛,或停痰蓄飲者,則以補中脘而扶胃氣,散寒邪也,瀉足三里,意即引胃氣下行,降濁導滯,協助中脘以利執行是也。若胃腑燥化太過,以致消谷善飢,口渴引飲,嘔吐反胃者,中脘可酌用瀉法。若夏秋之季,暑溼穢濁,擾亂中宮,以致清濁不分,陰陽逆亂,上吐下瀉,腹中絞痛者,先宜三稜針點刺放血,以去其暑穢之氣,然後補中脘,以升清陽之氣,瀉足三里以降濁逆之氣。二穴相合,一升一降,升降和合,中氣調暢,陰陽續接,斯疾除矣。

呂老認為:臨證之際,尚須隨證化裁,若下焦虛寒者,宜加氣海,針刺用補法,亦可重用灸法,以補虛散寒;若上焦鬱熱者,宜加刺骨,以瀉其熱;若髒氣虛憊者,宜加章門,以培補髒氣之虛;若氣滯胸悶不舒者,宜加膻中,針刺用瀉法,以理氣散結;若腸有積滯,腸鳴腹脹,大便不調者,宜加天樞,以行氣消脹,整腸化滯。

另外,治胃下垂時,中脘先宜直刺,在得氣的基礎上,將針退至皮下,再向神闕方向沿皮透刺,若有收縮升提感時,即可置針守氣20~30分鐘,足三里穴針刺用補法。

9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生活/科普」被譽為“素中之葷”的木耳,竟還能做成豆腐和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