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上週四開工,恰逢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雨水之後,萬物甦醒,春意萌動,小雨伴著回暖,正式有了春的訊號。同時降水增多,冷暖空氣相互較量。雨水節氣之後養生有講究,小樂今天來和大家聊聊。

起居:“春捂”有度,當心“水禍”

△ 雖說春要捂,秋要凍,但“春捂”也是有限度和方法的,捂過頭反而對身體不好。雨水之後,要小心提防“倒春寒”,回暖後氣溫的驟然下降,會對小孩與老人的健康構成威脅,小孩可能會患上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老人則受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梗的困擾。科學的“春捂”,是將保暖重點放在“兩頭”,即頭部和腿腳,老年人更要注意,尤其是早晚,如果升溫幅度不大,就儘量不脫衣。乍暖還寒時,不要上半身穿著厚厚的大衣、羽絨服,下半身露著腳脖子或穿絲襪、裙子。

雨水之後,洗頭不及時吹乾、年老或體弱者常用冷水洗臉洗手,容易招惹“水禍”。即溼寒聚於頭部,深入顱內,或透過四肢侵入關節,造成頭痛、偏頭痛、關節痠痛、關節炎等。所以這段時間裡,洗頭後要用熱風及時吹乾頭髮,尤其是頭皮。年老或體弱者儘量用溫水洗手洗臉。

飲食:忌燥,宜平

雨水後天氣轉暖,風多物燥,讓人口乾舌燥、嘴唇乾裂、面板乾燥起皮,如果再遇上“倒春寒”,容易讓人內臟鬱熱。此時吃燥熱的食物,等於“火上澆油”。口舌乾渴、內臟鬱熱會讓人貪涼,進食過多寒涼食物,使得溼寒傷及五臟六腑,造成胃寒、腹瀉等症狀。所以雨水後,要少吃辣椒、蔥薑蒜、羊肉、炸雞、炸花生、酒等燥熱食物,多吃玉米、土豆、山藥、紅薯、大豆、黃牛肉、泥鰍、鯉魚、雞蛋、蜂蜜、蘋果、鳳梨等性平食物。飯菜趁熱吃,少喝冷飲,不貪涼。

重點:小心脾胃氣滯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意思就是春季肝臟活動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而且春天降雨增多,溼氣加重。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脾胃容易受傷,並被溼邪侵擾,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雨水之後,養生重點就是小心脾胃氣滯,養護脾胃,健脾利溼,尤其是春季天氣暖溼城市的常住人群。要多喝溫水,即便出現了口舌乾燥、唇周長泡等所謂的上火症狀,也不要進食寒涼食物,不喝涼茶。不要盲目進補,以免食物過於肥甘厚味,中傷脾胃。少吃酸涼食物,多吃口感清甜且有益脾胃的甘味食物,比如薏米、蓮子等。可以將薏米、蓮子、銀耳洗淨後,放入鍋中煲成甜湯,不僅健脾胃,還能輔助治療風溼。

一年之計在於春,短暫休息後,又該開始新一年的奮鬥了。好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和前提,養生更應該順時順勢,新一年裡,分享更多的養生知識。

17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男性出現了尿滴白,一定是前列腺炎在“作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