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轉眼已到春天的的第二個節氣“雨水”,入春後,溼氣會日益加重。此時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北方仍陰寒未盡,南方多數地區雖春意盎然,但早晚依舊溼寒。地溼之氣漸升,寒溼易傷脾,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祛風除溼,調養好脾胃,才能使肝氣舒暢條達,人體才能氣血和暢。氣候環境多變,溼氣遇寒成為寒溼,遇熱成為溼熱,遇風成為風溼,再加上過年期間攝入過多肥甘的食物,加重了脾胃負擔,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判斷體內有溼氣的方法

判斷體內有溼簡單的方式是看大便。體內有溼大便溏軟不成形。此外,舌苔膩而白厚,滑而溼潤,說明體內有寒溼;舌苔黃膩,說明體內有溼熱。體內溼氣過重,覺得睏倦、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面板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胃腸道症狀,即中醫講的“溼重如裹” 。

祛溼氣方法

勤運動利代謝:運動可活絡身體,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試試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健身運動,有助於氣血執行,增加水分代謝。避免潮溼環境: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等。

飲食清淡適量:肥甘厚味、甜食油炸品、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過食。

祛溼食譜

推薦一款蓮子山藥粥,食材:百合15g、茯苓10g、去芯蓮子10g、芡實15 g、山藥20g,薏苡仁15g,小米30g。

做法:把配好的食材除小米外沖洗乾淨後,放在水裡浸泡3小時左右,山藥切小塊。所有食材倒入電高壓鍋內,加適量水,直到所有食材軟糯流利方可食用。

透過健脾利溼,調養脾胃,把春節傷害過的脾胃一點一點養回來,扶身體正氣以順應當令時節,同時還能疏肝氣,通氣血,為全年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專家介紹

甄英賢

副主任中醫師,河北省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門診部副主任。

從事中醫婦科專業近20年,擅長不孕症、複發性流產、多囊卵巢綜合徵、急慢性盆腔炎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預防和治療。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完成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一項,獲得河北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一項。副主編書籍1部,參編書籍2部。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教你如何健康吃堅果,降血壓、抗衰老、防中風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