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亞健康的調理,特別是疫情在家期間,很多人選擇了藥食同源的蔬果進行養生保健。但缺乏中醫基礎的人乍一進入這個領域,看到各式各樣的食材難以選擇,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想要。接下來這個系列我準備帶著大家一起重新認識一下這些藥食同源的食材,幫大家向著健康更進一步。
本系列的第一期,就來說說養生之前該知道的事兒。
1.我該怎麼做?
該怎麼做,取決於您的身體狀況,在西醫叫檢查身體,在中醫上叫體質辨識。雖然需要花上幾分鐘,但只有明確了自己的情況,才能更好地指導養生,少走彎路、錯路,非常值得,對吧?
2.我該吃什麼?
不少人覺得,反正吃的也是藥食同源的東西,吃錯了又能怎麼樣?大不了就是不起作用唄。這就錯了。但凡是藥食同源的東西,必定有它的藥性——不然也不能叫藥食同源。吃歪了不可怕,影響不大,最怕的就是吃反了。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很多人所謂“有火“,其實不少是傷陰而來的虛火,應該甘寒養陰,吃一些雪梨、甘蔗、荸薺(馬蹄)之類。但很多人卻誤以為是實火,選了魚腥草、蒲公英這種苦寒清熱的藥物,收效有限不說,還容易反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接下來我會慢慢給大家講。
3.為什麼要從脾胃入手?
脾胃是“後天之本”,人生幾十年吃的瓜果糧油既經過脾胃消化吸收,也作為水谷精微濡養包括脾胃在內的所有臟腑。藥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脾胃不好的話,藥的吸收效率也好不了。結合當今現狀來說,很多人的身體不好,都是脾胃先有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這個系列咱們從脾胃說食療,帶大家走上健康之路。
我是鄭健宇,天津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碩士,是全國基層名老中醫、中國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委、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凡教授的研究生。有什麼想問的、想調的,可以私信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