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內經》“久而增氣”的警示

現在,什麼都時興“快”,曾有“養生節目”推薦說黑木耳這個東西特別好,它可以降低血黏度。

於是有的人天天吃,每餐都吃,吃得腹脹腹瀉,而不得其解。

要解釋其中緣由,“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這十六個字已說得很清楚了。

求健康,著什麼急,還是靜下來,悠著點。

《內經》提出,飲食或藥物有一個從“久而增氣”到“氣增而久”的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過程,即《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不論飲食或藥餌食入胃中,經過消化與吸收,各有歸屬。若有過偏,時間過久,療程太長,矯枉導致過正,就會使正常的臟腑生理出現失常的偏盛或偏衰,從而引發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有人說《內經》是一本百科全書,的確,我們醫療、保健等,似乎都能找到參照,這幾句話告知如下道理:

首先,飲食美味,不可偏嗜。

《素問·奇病論》雲:“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食為民之天,不可一日缺,只有食入得當,不使有偏,才能康壽如期,度百歲乃去。

反之,貪食肥甘厚味,或聽信傳言誤導,過食黑木耳之類,都可能造成營養過剩,破壞人體的生理平衡。

其次,藥有偏性,中病即止。

為了治病,長期固定久服某種藥物,會對相應臟器產生“增氣”的效應。這種“增氣”效應到一定階段,將會導致機體非藥毒性損害。

《內經》把這種“時效反作用生理效應”稱之為“夭”(折返)效應,這也就是仲景在《傷寒論》中常要求的“中病即止”,或“不必盡劑”的道理。

多年來,中藥的“用藥療程”很不規範,完全依醫者的個人經驗而為。如冠心病多年使用“通心絡膠囊”,而無療程控制,可能會成為“夭之由也”,必須警惕。

臨床用藥的量化、規範,是提高療效、保障安全的大問題。“中病即止”是中醫治療學上有關時效、量效的經典原則,久而增氣,“久”到什麼時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亟須認真研究。

第三,保健用補,濫則成害。

近年國人大多已解決溫飽,保健之熱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濫用中藥進補的現象十分普遍。

這裡的“濫”主要有兩方面的意思:

其一即用藥不當。

一般人不懂藥性,也不知自己的體質偏盛,故蔘茸雖好,濫則生害。人蔘大補元氣,氣虛者,用之得益;若非氣虛者,無端補氣,“氣有餘便是火”,此多餘之“火”,既能耗氣,還能傷陰。

一個好好端端健康人反被人蔘治成“氣陰兩虛”之體,何等冤枉!此等例項太多,如火重者用鹿茸致口鼻咽燥、胸脘灼熱、鼻衄、齒衄,而脾虛反用甲魚致腹瀉腹脹、苔厚不食者,不勝列舉。

其二即用藥太過、太久。

有時辨證與用藥都是正確的,卻死守“效不更方”的原則,或將水煎劑改作丸劑,為鞏固療效,一用就是三個月甚至半年,鮮有不生害者?!

此外,《內經》這十六個字還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醫療保健活動中的“禁忌問題”,醫者不可不知,更不能雖知而不重視。

藥食五味,不可過偏,更不能濫用。醫者要知其所宜,更要知其所忌與慎,以免生災害。

禁忌問題重要嗎?非常重要。

“肆無忌憚,人間災難”,人類文明是靠“禁忌”來實現的!但很多人不信此言,特別是商家、藥廠,不敢、也不願相信這“夭之由也”。

食與藥,他們都宣揚其“宜”,並添油加醋,吹得天花亂墜。至於其不宜、忌與慎,避而不研究,知道也不肯說,何故?為了“錢”,就不管“夭之由也”了。

但因禁忌是一個學人不屑為、商人不肯為的難題,至今這一重要學術方向仍處境尷尬,尚無適合的空氣與土壤,這顆種子雖早已發芽,但難成長。有一點值得肯定,中醫禁忌有價值,百姓渴求,堅信日後自有賢達能大膽地去嘗試,這是我讀《素問》這十六個字所獲得的信心!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這幾個習慣可能會引起老年痴呆,您是否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