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尿酸高的問題,細心的朋友會感到疑惑,同樣是尿酸達到了500左右,為什麼有的人醫生建議吃藥,而有的人醫生並不建議吃藥,這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呢?張醫生就來和你聊聊這方面的話題。
尿酸升高不治療有哪些危害?醫學知識比較豐富的朋友們都知道“三高"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這些疾病控制不好,對健康的危害極大。近年來,醫生們把高尿酸血癥也加了進去,併成為”四高“,這是因為,高尿酸血癥如果控制不好,其危害並不低於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有哪些危害呢?
痛風:是高尿酸血癥最廣為人知的併發症,痛風發作起來,受累的關鍵紅腫、疼痛、活動受限,嚴重的朋友連襪子都穿不上,嚴重的時候會發展為痛風石,破壞受累關節,有的朋友甚至因此而截肢。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之後,血液的滲透壓升高,會引發血管內膜的炎症反應,導致動脈硬化,引發管壁增厚,血管狹窄。逐漸發展為:心臟病、腦梗、腦出血等嚴重的併發症的。腎臟損害:血尿酸升高之後,會對腎臟形成損害。統計表明,如果尿酸升高持續10年以上,腎臟的損害的發病率是100%。讓人覺得擔心的是這種損害在早期我們不會有任何感覺,等發現的時候,腎臟已經出現不可逆的損害,需要長期進行透析治療了。另外,尿酸升高,還會在腎臟內形成結石,在人群中30%的腎結石是由於尿酸升高引起的。加重基礎疾病: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就像有親戚關係,會互相促進,狼狽為奸。很多高尿酸血癥的朋友,都會合並有三高中的一種或幾種。當這些疾病一併出現的時候,會大大加速疾病的程序,很快出現併發症,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高尿酸血癥需要如何治療?高尿酸血癥的治療主要分為生活習慣的調整和藥物治療兩個方面。在生活上,重點需要注意調整飲食習慣。雖然身體內的尿酸來自於食物的僅有20%,但是如果過高地攝入高嘌呤食物,一樣會升高血尿酸的水平,引發痛風發作。
儘量選擇低嘌呤的食物,對於富含嘌呤的動物內臟、海鮮、紅肉等食材,一定要限制攝入量。可以適量增加蔬菜和低糖水果的攝入,蔬菜每日攝入劑量在500克以上。櫻桃對降低尿酸水平是非常有利的,每日攝入10~12個櫻桃,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喝水,每日攝入2000-2500ml即可,但是一定要限制富含果糖和玉米糖漿飲料的攝入,這些成分也會導致尿酸水平的升高。需要限制飲酒,酒類可以促進尿酸的生成,同時抑制尿酸的排洩,非常容易引發痛風發作。可以適當增加脫脂牛奶的攝入,每日攝入300毫升,對於降尿酸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尿酸水平增高的朋友建議合理運動,對於控制尿酸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建議採取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不要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產生大量的乳酸,抑制尿酸排洩,同時還會導致機體丟失大量的水分,也會升高尿酸水平。
藥物治療:臨床上主要有三種藥物選擇,分別是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和別嘌醇。這三種藥物並不是隨便選擇的,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適應症,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如果用錯了,不止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可能因為副作用,危及生命。
尿酸水平達500,應不應該吃藥?很多朋友尿酸水平都達到了500左右,這個尿酸水平是非常尷尬的,不太高也不太低,到底應不應該用藥呢?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常規來說,如果尿酸水平達到540,就應該服用降尿酸藥物了。但是長期吃藥畢竟還有一定的副作用讓我們覺得擔心,所以,面對下面兩種不同的情況,醫生的建議是不同的。
單純血尿酸值達到500左右,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也沒有過痛風發作,可以暫時不服用藥物治療,但是必須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多喝水,避免攝入富含果糖和玉米糖漿的飲料,控制體重,不飲酒,合理運動等。如果經過3個月的健康生活調整之後,尿酸水平仍下降得不明顯,就必須採用藥物治療了。
如果您屬於另一種情況,不但尿酸水平達到了500左右,您既往還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或有過痛風發作。那麼,就不要猶豫了,該吃藥還得吃藥。如果不吃藥控制,很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需要提醒朋友們的是,降尿酸也不能單純依靠藥物,生活上的管理一樣不能放鬆,否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的。
總結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一樣,都是對健康危害非常大的一種慢性疾病,如果不給予及時處理,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對於尿酸水平達到500的朋友,如果沒有其他高危因素,既往沒有過痛風發作,可以先採取生活管理的方式來控制尿酸水平,3個月後仍不達標,則需要服用藥物治療.對於合併有高危因素,或者既往有過痛風發作的朋友,雖然尿酸水平並不太高,也必須服用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Neogi T, Jansen TL, Dalbeth N, et al. 2015 gou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Arthritis Rheumatol, 2015,67(10):2557⁃2568. DOI: 10.1002/art.39254.
#2021醫路同行##生命召集令超能團#@於福田醫生@月光海棠@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輝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