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原則
春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5個節氣,分佈在公曆的3~5月間。
春季對人體的影響
中醫學理論認為:春季氣候變化以風為特點,是萬物生髮的季節。天氣由寒轉溫,草木生髮萌芽,萬物復甦。體內以肝、膽經脈的經氣最為旺盛和活躍,對人體產生一些影響。
01
氣溫回升,人體肌膚的新陳代謝還不能完全適應氣候變化,面板會發癢,主要是因為面板中的代謝產物不能完全排出體外。春季溼度逐漸加大,有利於細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長。
02
感冒、流感、流腦、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病毒性肝炎等,在春季常易發生。
03
中醫學認為,人體在四時之氣影響下,氣血陰陽會隨之發生變化。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所以有“困”的感覺。
春節如何養生
春節養生需適應自然規律。《靈樞》最早提出“人與天地相應”的養生理論。即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適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採取各種養生措施適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中醫學中關於春季養生方法即有“春夏養陽”的觀點。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飲食養生
春在五行中屬木,與在髒與肝相應,“養肝用酸,舒肝用辛”。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清淡可口。如豆芽、蔥、香菜、蜂蜜等,忌油膩、生冷、粘硬之品,以順應春季陽氣之升發。
春節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保證體內維生素的正常攝入。
春季是肝旺,此時養肝可避免夏季產生陰虛。可以透過中醫辨證適當選用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中藥和食物。
對於體質過敏人群應禁食如羊肉、蝦蟹等易過敏食物。
起居
春季乍暖還寒,多風,晝夜溫差大。老年人適應能力差,易感受風寒之邪而致病。所以春天棉衣不能脫得過早,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活動情況而增減。
精神養生
春季氣溫適宜,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洩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向上,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戒暴怒,憂鬱。
防病
春天溫暖。多風夾溼,適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講衛生,定期開窗通風。傳染病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