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醫學古籍《黃帝內經》中記載:“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就說明了脾胃對人體的重要性。

但是,隨著大家的飲食越來越豐富,脾胃受傷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你的“嘴巴”出現6種跡象,說明應該注意你的脾胃啦!

1

“脣四白”異常

脾胃開竅於口,其華在脣,嘴巴可以反應出脾胃的好壞。

“脣四白”就是嘴脣的周圍白色的肌肉,嘴脣嘴外一圈,大約1毫寬。

脣四白不明顯的人,是脾胃的功能減退,而出現幹黃的人,則是脾胃虛弱者,如果脣四白髮黑,發紫是典型的脾虛溼盛的表現。

2

嘴角生瘡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嘴巴起泡,生瘡,自己人會慢慢的變好,這脾虛溼氣淤阻,或是胃火過旺,引起脣,舌,上顎等口腔出現先問題。

3

脣舌肥厚

脣腫也是,脾胃失調,功能下降導致的,«素問.五臟生成篇»記載:“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胃火過旺,脾受灼,就會出現脣腫問題。

胖舌頭:舌頭肥大是溼氣過重的症狀,而脾臟是代謝溼氣的臟器,表現脾胃的功能下降。

4

口乾脣燥

正常人的嘴巴是光滑,溼潤,脣色淡紅色,如果嘴巴總是乾裂,脫皮,甚至出現裂口,說明脾胃的消化功能異常,也是由於脾胃積熱上衝,導致嘴巴乾裂,幹痛的出現。

5

流口水

《內經》中指出,“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

而涎就是津液,口水,當脾臟功能不足時,不能佈散津液,導致流口水,有的是在睡覺的時候。

6

口臭

有時早上起床口中會有一些異味,但是如果平時總是出現口臭,那小心是胃臟的消化功能減弱,消化不良導致。

胃臟出現異常,導致食物代謝異常,有毒有害的廢物長期的儲存在胃中,導致口臭,並且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也會伴有口臭的症狀。

食補調理法

脾胃是後天為本,隨著年齡的增大,脾胃的功能逐漸下降,但是如何調理脾胃,使得後天脾胃不受病?

1

荷葉麥冬粥

用於熱病之後脾胃功能的恢復。

荷葉20g,麥冬5g,粳米100g,煮粥300ml,去荷葉麥冬,溫服,日一次,連續一週。

2

扁豆薏仁湯

用於輕度的脾虛痰溼證。

扁豆30g,薏仁20g,水300ml,煎汁200ml,當茶飲,日一劑,連續一週。

3

開胃健脾茶

用於納食不加,口淡無味屬輕度痰食積聚者。

山楂20g,烏梅5g,麥芽10g,甘草5g,水300ml,煎汁200ml,當茶飲,日一劑,連續一週。

4

陳皮普洱茶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最好廚房裡常備陳皮。俗話說“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理氣、調中、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等病症。

因此,在烹調葷腥膳食時適量加入陳皮,既可以藉助陳皮的芳香之氣除去肉食的腥羶氣味,增加菜餚的香味以增進食慾,又可充分發揮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祛溼化痰的藥效,減少痰溼和肥甘厚膩對脾胃的傷害。

健脾胃養生功法

一、調理脾胃需單舉

中醫認為,調養脾胃的關鍵,是要順應各臟器氣機的變化規律。

胃氣主降,脾氣主升,說的是食物經胃部腐熟,需要下行進入小腸來進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氣則把食物精華上輸於肺,再輸佈於其他組織器官。

通過脾胃升降有序的運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夠的滋養。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此功法正是利用這一機理,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律的人常常練習。

方法如下:

1.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兩隻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右手翻掌上舉,五指併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後,兩手交替反覆進行,反覆多遍。

注意事項:手臂上舉時要緩緩吸氣,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時要慢慢呼氣,小腹微鬆。

二、揉帶脈

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溼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溼。

當然你要是覺得揉帶脈的力度不足的話,也可以用手握成拳來敲。順便再說一下,此法對便祕的治療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方法:

平躺在床上,用雙手輕捶自己的腰部(叉腰的位置)兩側5分鐘。敲打的兩側腰部正是身體中很重要的一條經絡——帶脈。敲完後感覺整個腹部有點微微發熱,很舒服。

三、吞唾液

唾液其實就是人體內最好的健脾胃的藥。中醫學認為,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春秋時期的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也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方法:以舌在口中攪動,兼以上下牙齒相叩,以使口中充滿津液,然後以此漱口,分三次吞嚥。吞時要用力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四、捏脊法

就是捏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經之處,捏脊能對身體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

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兩側更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總之搓得發熱為止。

捏脊方法: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要懂“捏”訣竅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如下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

2.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發熱。天冷可以隔著衣服捏和搓。

5.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脂的"禍根"不止是鹽,還有這3種水果,儘量少吃,血管會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