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今年的4月19日即穀雨。
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傳統文化將穀雨分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講的是穀雨氣溫回升,雨量增多,浮萍生長平於水面,綠意蔥蘢;五天過後,布穀鳥振翅鳴啼催促人們進行農事活動;再過五天,戴勝鳥築巢在桑樹上,此時便是桑蠶生長的好時候。穀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穀雨節氣後天氣溫和, 雨水明顯增多, 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中醫養生學中有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中醫經典《靈樞》中說:“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穀雨時節,節氣交替,外界自然氣候變化影響著人體,同樣,人們也應該做出調整,使機體順應自然,更好地保持健康,從容合理養生。
在日常起居方面,穀雨節氣,氣溫回升,此時正值春夏過渡時期,人們在起居穿衣方面需適時增減,體弱的人群要本著“春捂”的原則,此時冷空氣東移南下仍有餘寒,應穿衣適度以不致出汗為宜。同時該節氣多雨潮溼,要防溼邪侵入人體,有相關研究發現,從穀雨到芒種,容易發生神經痛、風溼熱、溼性面板等疾病。
另外,在精神調攝方面,中醫養生重視四氣調神,肝對應春季,肝主疏洩功能正常,則機體氣機調暢,情志正常;反之肝主疏洩功能失常,肝氣鬱結,氣機逆亂,易出現心煩失眠、急躁易怒等情志失調的症狀。穀雨節氣宜保持肝氣舒暢,安養神氣,調養心神,不宜憂思惱怒。現代醫學從生理學機制的層面出發對“肝主疏洩”的功能進行研究, 發現其功能與金屬硫蛋白、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 (NIM) 機制等有關, 而情志病的發生與NIM機制密切相關,也進一步驗證了中醫“肝主疏洩”的科學性。
最後介紹一款代茶飲:枸杞薏米茶。組成:薏米15克,枸杞子4克,紅棗3個。具體做法:薏米清水淘洗並控幹水分。隨後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最後將紅棗、枸杞子和焙好的薏米一同放入壺中,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其中薏苡仁性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除痺的功效,主以利水祛溼,枸杞子性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配以大棗共同發揮其補益之效,故而此茶具有利水祛溼養肝的功效,穀雨時節,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