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我肚子疼。”
男:“多喝熱水。”
女:“我感冒了。”
男:“多喝熱水。”
女:“我想喝水。”
男:“多喝熱水。”
……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見這類事情發生,或是身邊朋友、或是網路聊天,這也是先前一個“梗”,人們常用“多喝熱水”來形容那些不懂變通、情商較低的“直男”們,後來漸漸引鑑到其他領域。
但是,為啥要“多喝熱水”呢?不能“多吃飯”“多休息”“多運動”呢?筆者之前有過調查,除去一部分稀奇古怪的答案,大多數人都認為可能在這個“梗”爆紅前,某個男人的“傑作”。因為他開創了先河,之後便爆“火”了。
但是,筆者最近發現,“多喝熱水”這個詞,不僅僅是最近爆火後才常用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
眾所周知,要想喝到熱水,必須要有能熱水的容器。據考古學家發現,考古上發現的最早容器——開水壺,這是一件來自夏朝的陶瓷製品,據研究,它可以用於平日裡的燒水或者煮粥。
但是,這也只是喝熱水而已。由於古代農業社會燃料是一件“罕見品”,一般的老百姓幾乎是沒有機會能夠喝上的。就打燒柴火來說,也要支起一口爐灶燒火,從當時來看,顯然是不太切實際的。所以,古代社會能喝起熱水的也就那些上層貴族和一些商人階級。
但是,他們大多喝的以茶水居多,茶,自然是用熱水沖泡的。
對於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制度的不斷變革,茶文化漸漸廣為流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茶葉。今人為何大多不喜茶水,我猜應該還是以時間長為由吧。但對古人而言,最不缺的便是時間。
喝茶,並非是用熱水沖泡了便能直接飲用,除開熱水燙的緣故,還有的便是茶葉與熱水的融合過程了。一口好茶,需要進行不斷地沉澱,這才算得上是“品茶”。
所以,在古代出現了一大批熱水的“真愛粉”,他們還有的認為熱水是能夠治病的。這自然與先前喝生水分不開干係,因為早期人們大多不知道熱水是什麼東西,渴了除開吃野果,便是直接飲用生水。我們都知道,生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有害物質,對於人體自然是有害的。這時候,熱水應運而生,人們喝了既感覺舒適,又不生病,自然是大加“吹捧”。但在當時,官方從來沒有釋出過相關明文規定,要求老百姓喝熱水,一些地區還是喝生水的。
那麼,全民喝熱水的習慣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但早在先前的1862年,便有了喝熱水的“萌芽”。當年,上海爆發了嚴重的霍亂瘟疫,疫情一度十分嚴重,為了應對疫情,有些人提出要“多喝熱水”“喝熱水能防霍亂”的言論,於是,很多人便紛紛開始“喝熱水”。這顯然是不能防止霍亂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讓部分國人開始喝熱水了。只不過,主要的習慣養成還是在建國後的。
那麼,外國人是不喝熱水的嗎?
結果自然不是,只不過,西方多數人還是選擇飲用生水的。他們沒有像中國有這樣的愛國衛生運動,官方也沒有普及“喝熱水”,所以至今他們還是在喝涼水和生水。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一杯熱水經常被他們認為是“最難以下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