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前言

古代有句老話,叫"人生七十古來稀"。這表明古人的平均壽命普遍不高,一般人能活到七十,便已經頗為滿足了。

可有趣的是,縱觀歷朝歷代,也不乏有一些老人輕鬆活到八九十歲。

據相關史料記載,這些老壽星之所以能保持長壽,除了社會穩定、經濟富足等客觀原因以外,還有一個祕訣有關,那就是通曉養生之道。

一、古代養生學理論的形成

古人所倡導的尊老敬老之風,不僅合乎傳統禮法中"老有所依"的思想,更是因為老人擁有大量的人生經驗,能使得後輩子孫少走許多彎路。

就如在原始時期,文字尚未出現時。老人雖已不再從事農業勞動,但依舊會指導年輕後輩進行耕作。

因為他們豐富的農耕經驗,是部落的一筆寶貴財富。

除了農耕經驗外,這些老祖宗經過常年累月的實踐,還掌握了不少養生小竅門。為此還衍生出了一些關於養生的俗語,"一日三棗,長生不老"、"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儘管以現代眼光來看,這些俗語多充滿封建落後的色彩。但其中依舊有不少養生小竅門,是經得起科學考驗的。而這,便是古代養生理論發展的萌芽與雛形。

話雖如此,但當養生真正成為一種理論,而被百姓普遍接受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這個百家爭鳴、屍山血海的時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養生學理論的正式成型。

古代讀書人,都有"修身治國"的偉大理想,同時他們也堅信"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這個說法。

所以各家學派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著一些養生思想。這其中,影響較大的當屬道家與儒家。

興起於東漢年間的道教,以"得道飛昇"作為修煉目的。雖說道教也崇尚老子,但道教與道家學派,卻是兩個概念。不過,老子對於養生的看法與建議,卻是被道教全盤接受的。

那麼老子的養生主張又是什麼呢?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恬淡無為。

具體解釋的話,不妨看看他的得意弟子文子是如何解釋的,見於《藝文類聚·方術部》:"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胃,閉嗜慾,養生之末也。"

可以看出,老子注重"養神"。他既不追求外物,也不會想著去尋找什麼不死藥。他認為只有清靜休養、少私寡慾,才能讓自己的內心不受外界紛擾,才能起到養生的功效。所以一些道士經常冥想打坐,便是受此思想影響。

只可惜,東漢時期的道教,雖然繼承了道家的養生學說,但卻將它與戰國末期出現的"長生不死"相結合,試圖通過煉丹來起到延壽的功效。顯然,這種方式便難免有些迷信。

再說說儒家的養生理論。

有趣的是,儘管儒家與道家一個崇尚入世,一個崇尚出世,但他們對於養生的看法,倒是頗為一致的。孔子畢生有兩大夙願,一是培養君子,二是恢復禮制。

因此儒家弟子在日程的飲食起居中,都以周禮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在飲食這方面上,周代便曾專門設立"食醫",對各種菜餚進行嚴格把控。所以孔子會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有了這個基礎,儒家對於飲食頗為講究,逐漸趨向於"清心寡慾"。儒門集大成者董仲舒曾說:"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這就說明,儒家在講究養生時,也同樣注重內心的清靜無為。而與道家略有不同的是,孔子還提倡弟子能夠以鍛鍊的方式加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孔子教授弟子君子六藝,便是最好的佐證。

清人顏元便說:"孔門司行禮、樂、射、御之學,健人筋骨,和人氣血,調人性情。"

除了道家與儒家以外,佛教對於中國古代養生理論的形成,同樣發揮出了不小的作用。

自東漢以來,佛教東渡,傳入中土。與道家相同的是,佛教中的禪宗一脈,同樣主張精神上的超脫。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的內心健康與否,可以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健康長壽。

正因如此,佛教才主張戒掉"七情六慾",儘量保證自己的的內心情緒不受喜怒哀樂所幹擾。但這種方式,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不過,禪宗創立的"吐納"方式,卻給養生之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

人們在緊張時,往往會深呼吸一口。而這個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便受到了禪宗"去濁換清"的呼吸方式影響。

上述可見,中國古代養生學的主要思想,其實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修心,主張清心寡慾。一個人的心情,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身體素質。追求恬淡無為寧靜,才有利於人們更好的養生。從一些賢者的事例來看,他們幾乎都有很好的涵養,這便是多年來養氣的結果。

二是修身,主張氣血通健。無論是孔子帶領弟子們練習君子六藝,還是禪宗練習奇功,他們的主要目的都是想通過科學的鍛鍊方式,來達到身體康健的效果。

而中國養生理論的核心,便是上述兩點結合,即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養氣功夫,也要追求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醫學名家對養生的補充說明

上述可見,古代的養生之道雖然具備了一定理論基礎,但還是缺乏了一些實際做法。就如人們在學習一個公式時,雖然知道它的原理,卻不知該如何運用。而真正將養生理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卻離不開古代醫學史上的一些名人。

而華佗創立的"五禽戲",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健身方法。

史書對華佗的描述就為為:"曉養生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由此可見華佗養身之術的通透。

在當時,道家主張採用一種導引術,通過活動關節來起到舒緩全身經脈的功效。

華佗受到導引術的思想啟發,又仔細觀察"虎、熊、猿、鳥、鹿"五種動物的生活姿態,經過不斷試驗與修改,終於創造出了"五禽戲"。

不僅如此,華佗經過多年對醫學的探索,還發明了一種神奇藥方,可以起到保健延壽的功效。那麼華佗的努力,到底有沒有成果呢?

據《三國志·方技傳》記載,華佗把完整的五禽戲傳授給了弟子吳普,而將藥方傳給了另一個弟子樊阿。結果吳普活到了九十多歲,而樊阿更是活到一百多歲。

雖說人的壽命與體質有關,但此二人能在醫學條件落後的魏晉時期活到百歲,足見華佗高明的養生手段了。

可惜的是,華佗的一身醫術最終還是失傳了。不過,樑朝學者陶弘景曾作《養生延命錄》一書,成功將"五禽戲"保留下來,並對後世的保健體操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華佗之後,另一個對中國養生學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便是藥王孫思邈。作為一個長壽達人,孫思邈從北周一直活到唐代,就連魏徵等人著史書時,也曾向他諮詢。

在《千金要方》中,孫思邈的養生思想處處有體現。且值得肯定的是,《千金要方》還記載了不少傳統的養生"功法",儒、道、佛三家最常見的健身辦法,其中皆有涉獵。

明清以降,古代養生學有了長足進步,當時出現的養生著作,甚至高達一百多部。值得一提的,則是明代的溫補學說。

他們不僅記錄了很多延年益壽的祕方,更是倡導世人在養生之時,要注意對五臟六腑的溫養。通過節食、養神、保健等溫和方式,力求使人體內部保持一個相對平衡。

總的來說,現代養生學之所以能普遍被人們接受,並廣泛運用在生活中,其實離不開這些醫學名家的努力。它們就像是一條紐帶,可以讓看似玄奧晦澀的養生理論,能順利走入現實,走進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來。

三、養生之道與傳統音樂的結合

通過上面的解讀,或許不少人都以為養生之道只要注重"清心寡慾",沒事的時候再多打打拳就可以了。但古人還有另外一種養生方式,可能會超出你的想象,那就是與傳統音樂的結合。

在這裡,需要做出一點補充。

在儒老養生理論形成後不久,《黃帝內經》也隨之出現。它不僅繼承了部分的儒老養生理論,還給後人提供了一個養生方面的新思路,即音樂養生。

據《黃帝內經》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與天地相應也。"在上古初民眼中,人的五臟六腑,與天地之間的自然規律相互對應。因此通過雅正之樂,可以幫助人們陶冶內心情操,使其精神愉悅,最終契合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其他先秦典籍中,這種音樂養生的思想,也隨處可見。

如《禮記·樂記》記載:"樂者,天地人和",其認為音樂是人們溝通天地的必要手段,同時"聖人作樂以應天"。

相傳在遠古時期,人們很是恐懼未知的自然環境。為了客服這種恐懼,黃帝便命令相關人才,以大自然的聲音為基調,做出各種雅正之樂,以幫助人們順應天地,從而進入到理想中的"天人合一"。

於是阮籍在《樂論》中寫道:"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入,天地交泰,遠物來集,故謂之樂也。"

阮籍,是魏晉時期的名士,也是古代歷史上頗為著名的音樂家。他所著的《廣陵散》,雖然原版已經失傳,但依舊被後人列為中華傳世十大名曲。

而阮籍通過音樂達到養生,主要靠的便是古琴。《史記·樂書》記載:"調和五聲以養萬物。"說明古人常常通過彈奏古琴,來達到修養身心的目的。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也曾回憶自己的音樂養生之路。

他有一個好友,名孫道滋,便擅長古琴彈奏。歐陽修因為壓力過大,遂向其學習彈奏古琴。經過一段時間的"音樂養生療法",歐陽修的憂鬱心態逐漸被消除。

由此可見,現在咱們通過聽歌來放鬆自己,其實也還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每天跑步多久能降血脂?聽聽藥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