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某三甲醫院邀請我去會診。病人是51歲男性,因腦出血昏迷三月餘,在家鄉經西醫治療多時未見好轉。因一位老鄉是該三甲醫院中醫主任,建議其採用中醫方法治療。經針灸、湯方、安宮牛黃丸治療十餘日後肢體痙攣,肌張力增高等症狀有明顯改善。數日前出現發熱,體溫一直在38度多,排除炎症,原因不明。希望透過中藥將體溫控制下來。詳細辨證之後,思考良久,寫了一張處方。這樣的病人情況比較複雜,其實把握不太大。結果今天上午主管醫生髮來訊息,說昨天服藥兩次,今天早晨的體溫已降到37.3度,十分高興。
在這裡,想要告訴大家一件事:中醫能治病這個是大家都知道了的,但是許多人都覺得中醫是慢郎中,這個其實是走入了一個誤區。為什麼大家會有這個認知呢?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都把中醫當做慢性病調理的手段,一些急性發作的疾病都習慣性的去看西醫。慢性病調理當然是慢悠悠的快不起來呀。
中醫治療一些急性發作性的疾病效果要比西醫好得多,比如感冒,不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比如小孩子積食引起的便秘、腹痛、咳嗽、咽痛等。在這些中醫優勢病種前,完全可以讓你體驗到什麼叫效若桴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