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門診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說醫生怎麼辦?我的眼睛做手術了,手術醫生說這是癌,做完手術了還要來放療,我這病是不是太嚴重了?這位阿姨和她女兒雖然沒有說太多話,但我能感覺出來他們特別焦慮。我說阿姨彆著急,先讓我看看再說。仔細詢問了病情,原來是這麼個情況。且聽我慢慢說來,感興趣的朋友們也一起看看吧。
這位阿姨20多年前就發現眼角長了一個芝麻粒大的小疙瘩,不疼不癢,一直沒當回事,後來逐漸長大了,用“鐳射”打掉了。後來這小疙瘩又再次長了出來,這一兩年長得比較快,很快長到了花生粒大小,顏色發黑,中間還有破潰。於是阿姨來到了我們醫院的眼科就診,經過相關檢查,順利地完成了手術,術後的病理顯示:面板基底細胞癌。手術後眼科醫生叮囑她一定要來放療。
原來真的是癌,雖說是叫癌,但是真的那麼可怕麼?與其他的癌症相比它有何不同之處呢?其實,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面板惡性腫瘤,但它與黑色素瘤不同,它的惡性程度比較低,不容易發生全身的轉移。
基底細胞癌一般發生於易受到日光照射的面板表面,如面部,特別是鼻尖、眼角、鼻翼旁平時曬太陽容易曬傷的部位,有研究發現這個病的發生與紫外線照射相關,也有很少的比例與遺傳相關。
面板基底細胞癌的增長非常緩慢,有時緩慢到以至於人們難以注意到臉上長了東西,感覺可能就是一個小痣或者是小疙瘩,有非常少見的病例腫瘤生長非常迅速。基底細胞癌一般只緩慢浸潤周邊組織,很少轉移,對我們的身體危害較小,但是當基底細胞癌生長在眼部,口,骨骼或大腦附近時,向深處或周邊浸潤髮展,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大多數患者的腫瘤只是在面板部位單純生長而已,透過手術切除或者放療即可達到治癒的效果。
對於一些特殊部位發生的面板基底細胞癌,單純手術,可能復發的機率會比較大。例如在眼角區域,如今天來診的這位阿姨,她的腫瘤就長在內眼角,手術時不能切的範圍太大,會影響眼睛,因此不能夠保證切除的安全距離達到標準,如果不放療,可能又再次復發的風險,因此可以採用術後預防性放療,加強治癒的效果。
前面我們說到面板基底細胞癌通常是日光暴露引起的,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預防:
避免陽光強烈暴曬:在上午 10 點至下午 4 點(光線最強的時候)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尋找陰涼地方活動穿戴防護衣物,如防曬服,寬邊帽,遮陽傘。塗抹防曬霜:塗抹防曬係數 (SPF) 至少為 30 的防 UVA 和 UVB 的防曬霜,每兩小時以及在游泳或出汗後重復塗抹,如果發現面板出現異常的結節、隆起、色素改變等持續數週至數月,一定要去去看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