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神經外科 鄧智勇 章 凱

我院神經外科何正文主任率領醫療團隊率先採用透明3D列印技術,成功輔助完成顱底蝶鞍部偏左側巨大腦膜瘤切除術,精準切除腫瘤的同時避免了正常顱底神經及血管的損傷。此項技術不僅完美詮釋並踐行了“精準醫療”的理念,也將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在複雜顱底腫瘤的診治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顱底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人的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1年以來,陳阿姨出現間歇性頭痛頭暈,伴有頭部麻木,她未予重視。1個多月前,李阿姨感覺頭痛頭暈程度加重,在南華大學附二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左側蝶鞍部腫瘤。該腫瘤位置十分險要,完全包裹左側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及左側動眼神經,與周邊腦組織粘連較重。該腫瘤生長極為複雜,手術切除風險極大。李阿姨輾轉省內多家醫院後,最終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求診。

神經外科何正文主任介紹,目前顱底腫瘤尚無有效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神經外科手術較其他手術更為精細、複雜,多數需要在手術顯微鏡下完成,傳統的手術對顱底腫瘤的形狀大小,臨近、包繞腫瘤的血管、神經、顱骨的毗鄰關係,未有十分清晰的認識,需憑藉醫生的經驗確定手術方案。

在詳細瞭解陳阿姨的病情後,神經外科何正文主任率領醫療團隊經過反覆仔細討論,決定引進當今最前沿的透明3D列印技術輔助手術方案,力爭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達到最小的神經、血管及腦組織的損傷。據何主任介紹,體外腫瘤模型為神經外科醫生設計手術方案、模擬手術操作提供了一種直觀的工具。透明3D列印技術便能為神經外科醫生提供極好的解決方案。這種技術可使手術入路規劃更精準,能夠滿足個體化、精準化醫療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

經過精心準備,何正文主任根據術前透明3D列印腫瘤模型制定詳細手術方案。術中見該腫瘤位於左側蝶骨嵴內側,大小約4.5cm*4cm*4cm,其來源於左側前床突硬膜及左側海綿竇外側壁,向右壓迫視神經及右側頸內動脈,向左及左側中顱窩底。向前至前顱窩底,向後擠壓左側大腦後動脈,向下透過天幕緣至天幕下,向上壓迫下丘腦。該腫瘤血運極豐富,在耗時8小時後成功完整切除腫瘤。

“在透明3D列印技術的輔助下,神經外科醫生在術前即可精準定位顱底腫瘤、供瘤血管及周圍神經、腦組織、顱骨的關係,確定正確手術入路,並模擬手術過程、熟練手術操作、預計手術結果。”何正文主任表示,透明3D列印技術有利於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神經外科醫生可給患者與家屬詳細展示手術方式及講解可能的治療術後效果。也可減輕患者與家屬心理負擔,增強患者與家屬的手術信心,有利於改善醫患關係。

透明3D列印技術在我院神經外科的率先開展,助力了精準醫療,也將為省內外的複雜顱底腫瘤患者帶來治癒希望,帶去福音。

(圖一:術前MRI)

(圖二:透明3D顱底腫瘤模型)

(圖三:術後MRI)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一邊堅持服藥一邊胡吃海喝 痛風還是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