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骨與茜草的配伍應用,最早見於《內經》,治療血枯經閉,有四烏賊骨一蘆茹丸之稱。烏賊骨又名海螵蛸,蘆茹目前臨床上皆稱作茜草。四烏賊骨一蘆茹丸是有四味藥組成,即四分烏賊骨,一分蘆茹,以雀卵為丸,做成小豆大,用鮑魚汁送服,飯後每服五丸。
該方是《內經》最早的治療方劑之一。古人為什麼應用四烏賊骨一蘆茹丸治療血枯經閉呢?查閱文獻,對烏賊骨有如下記載:《本經》:“主女子赤白漏下,經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無子。”《大明本草》:“療血崩”;《本草綱目》:“主女子血枯病,傷肝唾血,下血……”。對茜草有如下記載《名醫別錄》,“止血,內崩下血。”,《大明本草》:“止鼻洪尿血,產後血暈,月經不止,帶下,撲損瘀血……。”;《本草綱目》“通經脈,治骨節風痛,活血行血。”雀卵的記載見於《本草綱目》雲:“主治下氣,男子陰痿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又云“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陽虛,不知能治女子血枯,蓋雀卵益精血耳。”鮑魚在《中國藥學大辭典》中記載:“辛臭溫無毒”。主治:“癆瘵、墜墮、骽蹶、踠折、瘀血、血痺,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
綜合之四味藥溫補肝腎,益精生血,通經脈,下瘀血,調理衝、任,治療經閉。故《臨證指南醫案》雲“以烏賊骨四分,取其味鹹走腎,性溫達肝,配以蘆茹一分,取其辛散內風,溫去惡血,二物併合專攻破宿生新,丸以雀卵,取其溫補助陽,能調子髒精血,以五丸為後飯者,先藥後飯,使藥徐行下焦,力貴專攻,五丸不為少也。飲以鮑魚汁利腸垢和肝傷,取其臭穢之味,佐烏賊骨而宿積之血也。”
從以上古代文獻記載中可看出,烏賊骨配伍茜草即能行血通經,又能止血固澀,相得益彰。女子月經不調,皆因衝、任二脈損傷所致,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功能正常則經水按月下行,經水正常。如肝腎損傷,則影響衝任的通盛,故易月經不調。烏賊骨入肝腎二經,茜草入肝經,兩藥配伍調理肝腎並調治衝任之疾。古人應用四烏賊骨一蘆茹丸內有雀卵、鮑魚汁兩味藥,根據目前情況不能全用,我們在臨床上僅選用烏賊骨、茜草兩味藥,也確實取得較好的療效。
一、臨床應用
(一)閉經
1.多囊性卵巢之閉經
劉××,女,成人,已婚,工人。
患者經常閉經,每用激素治療後方行,以後用激素治療亦不行經,曾在上海某醫院X線攝片診斷為多囊性卵巢,並進行了卵巢楔形手術。術後情況良好,經水按月來潮,半年以後又不行經,行婦科檢查發現另側卵巢又增大,仍診斷為多囊性卵巢。患者因多囊性卵巢而引起閉經,曾進服中藥養血活血之品,無效。苔薄脈細,治擬溫陽益腎,活血通經之法。
仙茅三錢,仙靈脾四錢,菟絲子四錢,烏賊骨五錢,茜草二錢,當歸三錢,丹蔘五錢,川牛膝三錢,紅花三錢,晚蠶砂(包)三錢,香附五錢,雞血藤五錢。
服上藥五劑後經水來期,患者高興,連服數劑後,患者月經按月來期,停服中藥後,有時經水不行,每當服上藥3~5劑後經水又能來潮。
按:
腎為先天之本,腎精是生殖發育的物質基礎,該患者閉經系衝任虛損所致。任脈為一身諸陰脈之海,衝脈為血海。腎氣不足則影響衝任,衝任失調,經水不能應期而下,故用仙茅、仙靈脾、菟絲子等溫補腎陽之品;當歸、雞血藤養血和血;丹蔘、紅花活血祛瘀,配用牛膝引血下行;加用烏賊骨、茜草治血枯經閉。晚蠶砂辛溫散寒去血中之瘀,配以香附理氣活血。整個方子可溫補腎陽,鼓舞腎氣,有動力之源,又以養血和血之品充溢血海,血海充盈,又有引血下行之劑,故經水應期來潮。
2.應用避孕藥引起的閉經
俞×,女,成人,已婚,工人。
患者1970年以前形體較瘦,以後計劃生育口服Ⅰ號避孕藥片(複方炔諾酮片)二年,又用Ⅰ號長效避孕針劑(複方已酸孕酮)二年,經水逐漸減少,自1976年5月份行經一次之後至今年3月份就診時閉經九月餘,曾去上海×保健院婦科檢查,內生殖器未見異常,並肌注黃體酮經水仍不來潮,久治不愈,患者有些灰心。患者從用避孕藥後經水就逐漸減少,形體亦逐漸發胖,刻下閉經後形體更加肥胖,感到神疲乏力,苔薄中裂,脈細,治擬健脾化痰,活血通經。
枳實三錢,天南星三錢,炒白朮一兩,烏賊骨五錢,茜草二錢,川牛膝四錢,桃仁三錢,紅花三錢,晚蠶砂三錢,澤蘭三錢,澤瀉三錢。
服藥三帖後,經水行,色暗紅,行經三天淨,一般情況良好。
按:
肥人多痰溼,溼實非外邪,乃脾土之內病也。痰溼內生,脈絡阻滯故經水不行。枳實消積理氣祛痰用於痰溼內阻;天南星燥溼化痰,白朮健脾燥溼化痰補氣,配用枳實加重燥溼祛痰之力。桃仁、紅花、澤蘭活血祛瘀通經;烏賊骨配伍茜草治血枯經閉,用川牛膝通經,引血下行;澤瀉利水滲溼而補陰不足。整個方藥組成具有健脾燥溼化痰,活血祛瘀通經之功。故藥後經水行。
3.青春期閉經
沈×,女,成人,未婚,教師。
經水素來不調,經常閉經,每用激素治療後方行,經行時腹痛,有時昏厥,從上海到外地工作後經水更不調,甚則用激素治療經水亦不來潮,基礎體溫測量呈單相,此次月經二月未行,平時怕冷,有時頭昏,苔薄白質淡,脈細,治擬溫補脾腎,活血通經。
附片一錢(先煎),桂枝二錢,白芍三錢,鹿角霜三錢,生地五錢,烏賊骨五錢,茜草二錢,川牛膝四錢,黨蔘四錢,黃芪三錢,紫石英五錢。
服上藥十劑後,基礎體溫上升,上升十四天後月經自動來潮,自述這是第一次不用激素治療月經自行來潮。
按:
腎為先天之本,腎氣不足影響衝任,引起經閉不行或月經不調。今用附片溫補脾腎,配用桂枝溫經散寒,加用鹿角霜更增強溫補腎陽的能力,對腎氣不足,基礎體溫不上升的患者尤為適用。白芍養血斂陰,除血痺調經血,白芍配用溫補腎陽之劑有助於腎陽藥物的發揮;生地滋陰涼血,《內經》雲:“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合,藥見顯功。紫石英暖宮散寒,治婦女宮寒不孕之要藥;黨蔘、黃芪益氣補血,充盈血海。烏賊骨配茜草活血通經,又配用川牛膝引血下行,如此互相配伍,脾氣充,腎氣足,血海盈,經水行。
(二)月經過多
張××,女,成人,已婚,工人。
經水過多已數年,每次行經十餘日方止,此次行經已五天,量多如衝,色紅夾小血塊,頭昏目花、神疲乏力,苔薄,脈細,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治擬健脾益氣,固攝止血。
黨蔘三錢,黃芪三錢,白朮三錢,白芍三錢,烏賊骨五錢,茜草二錢,龍骨五錢,牡蠣一兩(先煎),炒陳棕三錢,大薊五錢,小薊五錢,炒香附三錢。
服藥三劑經水淨,因經水過多而致血虛,故出現頭昏目花、腰痠等症狀,以後用健脾益氣補血之品調理之。
按:
方中黃芪、白朮、白芍、龍骨、牡蠣、烏賊骨、茜草、炒陳棕為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固衝湯,專治血崩,月經量多。今患者月經量多,故首選該方。烏賊骨、茜草、龍骨、牡蠣四味藥合用固澀收斂作用增強。但因患者出血量較多,恐止血之力不足,又在方中加用清熱涼血之大薊、小薊。香附疏肝調經,炒後又有止血作用,烏賊骨、茜草配用止血藥可增強止血作用。
(三)產後惡露不絕
劉×,女,成人,已婚,工人。
產後二月餘惡露一直不淨,淋漓不絕,色暗紅,無血塊,腹痛不明顯,腰尻不酸,乳汁不多,苔薄,脈細,患者曾服活血祛瘀之生化湯及益母草膏,還服過益氣補血之劑均無效,行婦科檢查,宮體正常,無壓痛,治擬益氣補血,固澀止血。
黨蔘四錢,黃芪三錢,炒白朮五錢,生地四錢,牡蠣(先煎)一兩,烏賊骨五錢,茜草三錢,大薊五錢,小薊五錢,石榴皮三錢,服藥三劑惡露即止。
按:
該方藥是以《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安衝湯為基礎加減配方,安衝湯專治婦女經水行時多而且久,過期不止或不時漏下。患者產後多虛,以黨蔘、黃芪、白朮益氣補血,生地滋陰,血充正氣足,統攝有權。張錫純雲:烏賊骨、茜草二藥大能固澀下焦,為治崩之主藥也。在烏賊骨、茜草之後加用了大、小薊、牡蠣等一大堆止血之劑增強止血作用。石榴皮固澀,治淋漓漏下,病久應用效果更佳。
(四)帶下
張××,女,成人,已婚,工人。
帶下素來較多,色白如涕,神疲乏力,頭昏,有時腰痠,每當疲勞後帶下劇增,苔薄,脈細,治擬健脾除溼,固澀止帶。
黨蔘四錢,炒白朮五錢,淮山藥一兩,龍骨四錢,牡蠣一兩(先煎),烏賊骨五錢,茜草二錢,車前子三錢,寄生五錢。
服上藥五劑後帶下大減,為鞏固療效再續服五劑,帶下止。
按:
烏賊骨、茜草、龍骨、牡蠣、淮山藥是《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清帶湯的組成,本方能健脾固澀止帶,專治赤白帶下。脾虛生溼,帶脈不固,故帶濁下流。因清帶湯中健脾之力不足,故加用黨蔘、白朮使益氣健脾燥溼之力增強。車前子利水除溼,溼除更有利於止帶。寄生補肝腎除風溼止腰痠為配伍之劑。總之方藥中相互配伍健脾除溼之源,固澀止帶下之標。
二、體會
1.烏賊骨配茜草在婦科臨床上應用是廣的,對經、帶、產後等各方面的疾病皆可應用,治療效果也較滿意,二藥配伍雖有獨到之處,但純用二藥治療閉經、血崩、漏下、帶多等疾尚有欠缺。
筆者體會:若通經必須配用活血祛瘀引血下行之品,如桃仁、紅花、丹蔘、牛膝等;若止血必須配用大薊、小薊、炒陳棕等止血之品;若固帶需配用龍骨、牡蠣等收斂固澀之品。從以上病例所述,必須辨證施治配用其他藥味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2.烏賊骨配茜草的應用最早見於《內經》用來治療血枯經閉,可以通經併除瘀血,但此二味藥又治赤白漏下、血崩、帶多、產後惡露淋漓、月經不止等各種出血,看來似乎矛盾,名醫張錫純在這方面確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據其自述:友人劉××其長子婦,經水行時,多而且久,淋漓八九日始斷。數日又復如故。醫治月餘,初稍見輕,繼又不愈。延愚診視,觀所服方,即此安衝湯去茜草、螵蛸。遂仍將二藥加入,一劑即愈。又服一劑,永不反覆。張氏認為經血過多可用烏賊骨、茜草,該二藥大能固澀下焦,為治崩之主藥。
近代名醫蒲輔周老先生在《精輔周醫療經驗》中亦用烏賊骨配茜草治療經漏效果亦較好。目前有人認為行血通經用生茜草,固帶止崩用茜草炭。筆者臨床觀察生茜草止血作用亦很好,本文所列舉的病例多用生茜草。生茜草與茜草炭止血作用無多大差別,是否如此,大家可共同探討之。
3.翻閱文獻除上述病例應用烏賊骨、茜草之外,根據古人介紹還可應用於癥瘕、不孕、陰腫痛等婦科之疾,筆者缺乏這方面的經驗,現介紹之供大家參考。
本文摘自《新中醫》,1978年03期,作者/李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