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醫處方的朋友會發現,處方常有生薑、大棗等,它有什麼作用呢?這就是常說的“藥引”!
藥引
又稱引藥,引經藥,或引經報使藥。指中醫在臨床處方中,或在運用中藥成方製劑時,擬利用某些藥物或藥食輔料的特殊效能作用,以引導方中藥物或成藥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到導向或嚮導作用,使方藥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藥引”,猶如導遊,將諸藥引向一定的經絡臟腑,進行鍼對性治療。它們不僅與湯劑配伍,更廣泛地和成藥相配伍應用。
使用“藥引”,是中醫臨床處方用藥的傳統習慣,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以酒一杯、米一撮及蜜和為引者;
東漢時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有用香豆豉煎湯為飲的記載;
唐代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在艾葉湯中則以生薑、大棗為引;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方》,在平胃散中以生薑2片、大棗2枚為引;
清代張睿撰寫出“藥引論”專著,指出“古人用湯,必置藥引”;
還有清代醫家在《串雅內編》中指出:“外感表證用蔥白湯下,內傷者可用米湯下,痰病者薑湯下,火病者白水”(即白開水)下。
一般說來,“藥引”主要有四個方面作用:
第一,增強所用方藥療效。如治療風寒感冒的藥劑中加入生薑、香蔥或四季蔥的“蔥白”,增強解表發汗的作用;清熱解暑的方藥中加入鮮蘆根、鮮荷葉,增強其清解暑熱的作用。
第二,緩和藥物的毒副作用。如半夏、天南星有毒,加生薑以抑制其毒副作用。甘遂、大戟、芫花有毒,為藥力峻猛的峻下逐水藥,在方中加入紅棗,既可緩解其毒性,又可顧護脾胃。
第三,引藥歸經。如“食鹽”,味鹹性寒,能引藥入腎,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故服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左歸丸及健步虎潛丸等成藥時,古人在服用方法中多註明可用淡鹽水送服,以增強滋陰補腎作用。又如,用酒活血通絡或引藥上引,故在服治療傷痛的跌打丸、七釐散、活絡丹、醒消丸等時,宜用黃酒或白酒加強活血通絡作用。
第四,矯味。有些藥苦澀難服,故常加入少許白糖、紅糖、冰糖或甘蔗汁等,以糾正不良氣味,便於服用。當然還有為適應病症病情特殊需要而採用的“藥引”,如以茶葉為引,以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為引,或以米湯或稀粥為引的。
常作“藥引”的品種,一是可作為“引經報使”的藥物,如桔梗為“諸藥之舟楫”,可載藥上浮,牛膝可引藥下行,木瓜可宣溼療痺,故治療腰膝關節痛多以之為引;桑枝、桂枝可以枝達肢,故上肢疾患常用;大家熟知的菊花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故常用為治療頭暈腦脹的引藥;“鮮蘆根”,味甘,微寒,既能清熱,又能生津,故在治療風熱感冒的銀翹解毒丸等方藥中,註明要用鮮蘆根煎湯服。
二是藥食兩用之品,如粳米、粟米、生薑、紅棗、茶葉、飴糖、蜂蜜、淡豆豉、蔥白、豬蹄、花生米等。
三是多種飲料及藥物炮製輔料,如黃酒、白酒、甘蔗汁及梨汁、藕汁等多種汁液,還有米醋、童便等,其數尚難恆定。
“
需提醒的是,“藥引”雖然很多,但引用的關鍵在於合理,即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藥引”效能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的需要,本著調節藥性、增進療效、抑制偏極之性的根本用藥目的進行,大家不可盲目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