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細辛,味辛,性溫,有小毒,功效為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屬辛溫解表藥,臨床較為常用。古人稱“細辛不過錢,過錢賽紅礬”,古代的“紅礬”,也叫鶴頂紅或者砒霜,言外之意,細辛使用劑量過大,易引起急性中毒反應。中醫理論認為“是藥三分毒”,有毒的藥物往往作用則比較峻猛,如使用得當,效果常一鳴驚人,如隨意濫用,則易引發毒副反應,細辛就是此類藥物。文中講述細辛的性味功效和作用原理,僅供中醫學習者參考!
一.細辛的產地,性狀。
細辛的產地主產於中國的東北三省,以遼寧省所產的細辛,品質方面為最優,中醫也習慣的稱為“遼細辛”。

一莖直上,其色赤黑—《本草崇原》
細辛的性狀為細枝須狀團簇形,外皮呈灰粽色,藥用部位為地下根莖。
黑屬腎色,赤屬心色,心腎皆為少陰經脈—《本經疏證》
細辛外形顏色正合心腎少陰經脈,辛香走竄專入少陰經!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區使用細辛為地上部分,這是不可取的,地上莖葉含有過量的馬兜鈴酸和黃樟醚,毒性較大,使用時應注意區分。
二.細辛的作用原理
氣為陽,味為陰——《黃帝內經》
作用原理:根據中醫理論,凡嗅到藥物氣味濃厚清香,大多數具有升浮發散的作用,歸屬於陽藥,偏作用於人體的陽分,陽分的部位指皮毛,肌肉,血脈之外。凡口嘗藥物味道濃厚重濁,大多數具有沉降收斂的作用,偏作用於人體的陰分,陰分的部位指血脈內,經脈,臟腑。
細辛氣味濃厚辛辣,味道辛辣麻口,屬氣味俱厚。辛辣氣味發散為陽,細辛屬陽性溫,可通行於人體皮毛,肌表,血脈,善於走竄解表開閉。味辛入肺,肺屬金氣,主斂降入裡之作用,結合細辛的溫性,可深入臟腑去除風寒邪氣。
“風氣寒氣依附於精血津液涕唾之中,細辛可將其拽出”——鄒潤安

三.細辛的性味功效。
細辛,味辛,性溫,有小毒,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
①外感風寒,衛陽被鬱,見發熱無汗。寒性凝滯,經脈阻塞,頭痛,周身疼痛。細辛通行陽分,作用於人體肌表,性溫發散,可去風寒表邪。
②風寒侵入少陰經脈,少陰起於足心,上行於腹部胸部,循喉嚨,夾舌本,佈散於口齒周圍和側頭部,細辛,走竄通經,入少陰經脈,發散經脈風寒阻滯,治療口齒痛,以及頭部側面疼痛,聽力突然下降。
寒邪損傷肺陽,陽氣虧損,津液內停形成外感內飲,外寒表現為發熱無汗,內飲表現為咳喘痰多清稀有泡沫,喉中有痰鳴音。
細辛,味辛入肺,性溫能散,去風寒邪氣,溫散胸中水飲,有極強的溫肺化飲之功。

四.細辛的毒性和注意事項
古人稱“細辛不過錢,大量使人氣悶閉而死”,即入藥用量不超過一錢(約5克),過量使用易引起嚴重的胸悶喘憋,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中醫認為細辛的毒性源於兩個方面:
①細辛,辛香走竄容易耗傷人體臟腑之氣,性溫熱容易灼傷人體氣血,過量使用導致氣血耗散,損傷臟腑。
②細辛,味辛入肺,而且藥味特別辛辣,辛屬肺金,金主收斂,收斂太過,內閉人體生髮之氣,導致內閉外脫,陰陽亡失。
現代醫學認為細辛含有黃樟醚,馬兜鈴酸等毒性物質,過量使用損傷細胞功能。
注意事項:①散劑不超過一錢(5克)
②入湯劑可久煎去毒。

結語:細辛是中藥裡的雙刃劍,好用也難用,需要紮實的中醫功底,準確的辨證思路,才可遊刃有餘地使用“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