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溼氣重跟洗澡有什麼關係?
《黃帝內經》有言,“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這說明了人的陽氣在一天中的變化是早上陽氣足,晚上陰氣盛。所以,在早上太陽升起之前應該慢慢蓄積陽氣,需儘量少洗澡,否則會傷了陽氣。
另外,《內經》裡也說了,“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意思是晚上九點以後,陽氣伏於內臟,體表缺少保護,這時洗澡的話也會讓溼氣很容易進去到體內,而且容易導致睡眠品質下降,晨起疲乏。
所謂的溼氣是怎麼來的?
溼氣根源在脾,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虛運化不力,就導致成痰成溼,既無法被身體利用,又無法排出,就堆積於體內。就像一塊土地,用不了那麼多水,又排不出去,就澇了。
溼氣重的表現:
*溼性粘膩停滯,常纏綿不愈 ,"如油入面",一旦染上,難除。
*溼性重著。常見身體沉重,四肢很沉,頭重如裹。
*溼邪最易阻滯氣機。胸悶腹脹之類。
溼氣到底要怎麼徹底去除,這兩個方法可以嘗試?1、中醫推薦一個祛溼健脾的食療方
祛溼氣的中藥食療方: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茯苓、百合、赤小豆烘乾後,放入破壁機打磨粉,然後煮粥喝,這些中藥對祛除體內淤滯較多溼氣很有效果,同時又健脾養胃。
赤豆、薏米、茯苓等幾種食材都是藥食同源的食物,沒有任何副作用,長期食用能夠很好祛除體內的溼氣,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非常適合體內溼氣較重的人食用。溼氣重看似不是什麼大疾病,但它慢慢的在傷害著人的身體健康,影響生活品質和精神狀態。
2、拔罐療法祛溼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洩熱,同時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對祛溼也有一定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心臟病、血液病、面板病及面板損傷者、精神病或神經質的人、肺結核及各種傳染病、各種骨折、極度衰弱疲勞、孕婦、月經期等,均應慎用或禁用拔罐療法。
另外,食用蔥、姜、蒜,對祛溼也很有幫助。
蔥、姜、蒜是三種常見的調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藥用價值。使用方法也有很多,老薑熬水就是常見的用法。這樣的薑湯對排除體內的溼氣有幫助,還可以令我們的身體快速發汗,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除此外,這幾個習慣也會導致體內溼氣運化無法排出,需改正的生活習慣有:
①戒掉酒,節慾保腎陰腎陽。
②以素食為主,輔助以肉食,任何肉食要少吃。
④寒涼冰冷,冰激凌戒掉之。
⑤少吃糖,蛋糕這些生痰困脾的。
⑥再不熬夜,換掉緊張的工作換環境。
⑦生活環境要足夠乾燥。
⑨喝水量根據自身需要喝,勿迷信專家,身體是自己的,喝壞了,痛苦自己受。